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青根

大青根

《中药大辞典》:大青根

药材名称大青根

拼音Dà Qīnɡ Gēn

别名臭根、野地骨(《福建民间草药》),土地骨皮(《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全年可采。

原形态路边青,又名:大青(《别录》),淡婆婆(《植物名实图考》),青草心,山尾花、山漆、猪屎青、鸭公青、鸡屎菜、鬼灯火、牛耳青、绿豆青、臭大青、大百解。

落叶小灌木。枝条黄褐色,幼时有毛。单叶对生;叶柄被白色短软毛,上面沟状;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至渐尖,全缘,罕有锯齿。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长5~7厘米;苞片线形,对生;花萼钟状,外被黄褐色细毛,裂片5,三角形;花冠管状,白色,外面有毛,裂片5,长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管喉部,花药背着生,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细长,柱头两裂。浆果,球形或倒卵圆形,基部具宿存萼。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低丘陵地的草丛中或疏林下。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①《陆川本草》:"性凉,微苦。"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乙脑,流脑,感冒高热,头痛,肠炎,痢疾,黄疸,齿痛,鼻衄,咽喉肿痛。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偏头风。"

②《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洗烂疮。"

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炎镇痛,除湿祛风。"

④《陆川本草》:"凉血退热,解皮肤热毒。治斑疹,血瘙,蜈蚣咬伤。"

⑤《衡山民间草药》:"治痢疾,麻疹后之口腔炎,热病头痛。"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菌痢,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乙脑,流脑,感冒发热,腮腺炎:大青根二两。水煎服,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②治热痢:大青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茹物志》)

③治偏头痛:大青根一至二两。酌加水煎,饭前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偏正头痛,高血压头痛:大青根、臭牡丹根各-两,鸡蛋二个。水煎,吃蛋和汤。(《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高热头痛等症:大青根五钱至一两,生石膏一两五钱至二两。水煎服。(《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

⑥治风湿性关节痛:大青根一至二两,猪脚一只。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肠风下血:大青根、苦参。水煎服。

⑧治顽固鼻衄:大青根、山茅、藕汁。同煎服。

⑨治麻疹以后之烦乱,咳嗽痰多:大青根一两,淡竹叶(有小块根者)五钱,桑叶二钱,栀子五钱。煎汁代茶。(⑦方以下出《中医药研究资料汇编》)

⑩治黄疸:大青根一、二两,猪肝二两,百草霜(农村烧茅柴的锅底烟灰)三钱。加水同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⑾治胃火齿痛:大青根一、二两。水煎去渣取汤,以汤同鸭蛋两个煮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青根

药材名称大青根

拼音Dà Qī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Manyflower Glorybower

别名淡婆婆、山漆、地骨皮、假青根、臭根、野地骨、土地骨皮、路边青、羊咪青、大叶地骨皮、臭婆根、土骨皮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

采收和储藏:砟、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路边青,落叶小灌木。枝条黄褐色,幼时有毛。单叶对生;叶柄被白色短软毛,上面沟状;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6-14cm,宽2.5-5.5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至渐尖,全缘,罕有锯齿。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长5-7cm;苞片线形,对生;花萼钟状,外被黄褐色细毛,裂片5,三角形,花冠管状,白色,外面有毛,裂片5,长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管喉部,花药背着生,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细长,柱头两裂。浆果,球形或倒卵圆形,基部具宿存萼。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地、低丘陵地的草丛中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主乙脑;流脑;感冒高热;流脑;腮腺炎;血热发班;麻疹肺炎;黄疸型肚炎;热泻热痢;风湿热痹;头痛;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睾丸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大青,叶长四、五寸,开五瓣圆紫花,结实生青熟黑。唯成实时,花瓣尚在,宛似托盘,土人皆识之,暑月为饮以解渴。湘人有《三指禅》一书,以淡婆婆根治偏头风有奇效。余询而采之,则大青也,乡音转讹耳。......治偏头风。2.《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洗烂疮。3.《福建民间草药》:消炎镇痛,除湿祛风。4.《陆川本草》:凉血退热,解皮肤热毒。治斑疹,血瘙,蜈蚣咬伤。5.《衡山民间草药》:治痢疾,麻疹后之口腔炎,热病头痛。6.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肠炎,茵痢,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了哥王根

    《中药大辞典》:了哥王根药材名称了哥王根拼音Le Gē Wánɡ Gēn别名毒除根(《岭南采药录》),地棉根(《广州植物志》),定元根(《广西中兽医药植》),鱼胆根(《南宁市药物志》),地谷

  • 蕨萁

    药材名称蕨萁拼音Jué Qí别名春不见、一朵云来源蕨类阴地蕨科蕨萁属植物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 (L.) Sw.,以全草入药。春冬采挖,鲜用或晒干。性味苦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

  • 梓白皮

    《中药大辞典》:梓白皮药材名称梓白皮拼音Zǐ Bái Pí出处《本经》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原形态梓(《本经》),

  • 臭菘

    药材名称臭菘拼音Chòu Sōnɡ别名黑瞎子白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arpus foetidus(L.)Salisb.[Dracontiumf o

  • 浙江铃子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江铃子香药材名称浙江铃子香来源唇形科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 chekiangensis C. Y. Wu,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风寒

  • 黄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蘑菇药材名称黄蘑菇别名黄粉牛肝、黄牛肝、黄衣牛肝、黄色猪口茸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黄蘑菇Pulveroboletus ravenelii (Berk. et Curt.

  • 红果冬青

    《中药大辞典》:红果冬青药材名称红果冬青拼音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别名野白蜡叶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红果冬青的叶。夏、秩采收。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7米。小枝无

  • 鸽粪

    药材名称鸽粪拼音Gē Fèn别名家鸽粪、鸽屎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原鸽Columba livia,以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肿,杀

  • 柚根

    《中药大辞典》:柚根药材名称柚根拼音Yòu Gēn别名橙子树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