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花石上莲

大花石上莲

药材名称大花石上莲

拼音Dà Huā Shí Shànɡ Lián

别名岩白菜、毛芥菜还魂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福建苦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fokienensis Franch. [Oreocharis maximowiczii 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福建苦苣苔 多年生无茎草本。根状茎短而粗,有多数须根。叶基生;叶柄2-3.5cm;叶片狭椭圆形,长3-7.4cm,宽1.7-3cm,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下面密被短柔毛,下面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花葶3-4条,高约20cm;聚伞花序近伞状,每花序具5-10花,花序梗被绢状绵毛和腺状短柔毛;苞片2,长圆形,长约4mm,密被褐色绢状绵毛;花梗长6-15mm;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长圆形,长约4mm,外面被绢状绵毛;花冠钟状筒形,长2-2.5cm,粉红色、淡紫色,外面近无毛,筒长约1.7c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上唇裂片较下唇宽;雄蕊4,分生,内藏,退化雄蕊1,长约7mm,被化雄蕊1,长约7mm,被长柔毛;花盘环状,5裂至近中部,裂片三角形;子房线形,长约1.6cm,直径约2mm,花柱长约8mm,柱头1,盘状。蒴果倒披针形,长约5cm,无毛。花、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800m的山坡路旁及林下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

性味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散瘀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头晕;头痛;闭经;崩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鸠占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占药材名称斑鸠占拼音Bān Jiū Zhàn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来源马鞭草科斑鸠占Premna fulva Graib,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功能主治清湿热,

  • 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韭菜药材名称韭菜拼音Jiǔ Cài别名扁菜、韭来源百合科葱属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b. ex Spre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性味

  • 猴樟果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药材名称猴樟果拼音Hóu Zhānɡ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

  • 土附子

    《中药大辞典》:土附子药材名称土附子拼音Tǔ Fù Zǐ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塘鳢鱼科动物塘鳢鱼的卵子。原形态原动物详"土附"条。功能主治助相火,暖腰、肾。用烧酒醉食,颇

  • 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菩提树皮药材名称菩提树皮拼音Pú Tí Shù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橡树种植物南京椴的树皮及根皮。同属植物毛枝椴的树皮及根皮与本植

  • 南蛇竻苗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气》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 松子仁

    药材名称松子仁拼音Sōnɡ Zǐ Ré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华山松、红松、马尾松的种仁。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润肺,滑肠。用于肺燥咳嗽,慢性便秘。用法用量2~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接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接骨药材名称白接骨拼音Bái Jiē Gǔ别名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换、橡皮草、白龙骨、六厘草、猢狲节根、血见愁[浙江]来源爵床科白接骨属植物白接骨Asystas

  • 细穗爵床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穗爵床药材名称细穗爵床拼音Xì Suì Jué Chuánɡ来源爵床科细穗爵床Justicia leptostachya Hemsl.,以

  • 栾华

    《中药大辞典》:栾华药材名称栾华拼音Luán Huá出处《本经》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栾树的花。原形态栾树(《正字通》),又名:木栾(《梦溪笔谈》),石栾树、黑叶树、木栏牙、山茶叶、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