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粘药

大粘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粘药

药材名称大粘药

拼音Dà Nián Yào

别名升麻、大榄、红雾水葛、青白麻叶、籽藤

来源荨麻大粘药Pouzolzia sanguinea (Blume) Merr.,以叶、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及西南各省。

性味辛、涩,热。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治风湿筋骨疼痛,乳腺炎,疮疖红肿,骨折。

用法用量先用凡士林纱布包绕后,将本品冲烂或配药敷患处。

注意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粘药

药材名称大粘药

拼音Dà Nián Yào

别名升麻、大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青白麻叶、籽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荨麻科植物雾水葛根、叶。秋、冬或春季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小灌木,高约达2米,多分枝,密被短租毛。叶互生,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3~12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疏生短毛,粗糙,下面有短柔毛,基生脉3条;叶柄长1~5厘米;托叶小,披针状三角形。花单性,通常雌雄同株,黄绿色,簇生于叶腋,无柄或几无柄;雄花直径约2毫米,花被片4,狭倒卵形,雄蕊4;雌花被管状,长约12毫米,被粗毛,柱头丝形,长约1毫米。瘦果卵形,径约6毫米,为花被裂片包围。种子平滑,有光泽。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林边或路边。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性热,味涩微辛。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

复方治膝眼风、骨折:大粘药适量,捣烂或配药外敷。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须用凡士林纱布先隔局部皮肤,后敷药。(性味以下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粘药

药材名称大粘药

拼音Dà Zhān Yào

别名玄麻、升麻、山毛柳、接骨木、上升麻、接骨灵、红水麻、血升麻、涩叶树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红雾水葛的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uzolzia sanguinea(BI.) Merr.[Urtica sanguinea Bl.;P.viminea(Wall.) W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小枝幼时被短糙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3cm,被毛;托叶小,卵状披针形,脱落;叶片纸质,卵形或狭卵形,长2.6-ll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小牙齿,上面均被疏短糙毛,钟乳体点状,下面在叶脉密被糙毛,三出脉,侧脉2对。团伞花序腋生,单性,直径2-6mm。雌雄同株;雄花花被片4,船状椭圆形,长约16mm,合生至中部,急尖,雄蕊4;退化雌蕊狭倒卵形,长约0.6mm;雌花花被宽椭圆形或菱形,长0.8-1.2mm,先端有3齿;花柱丝状,脱落。瘦果卵形,长约1.6mm,先端渐尖,淡黄白色,光泽,有肋纹。花期3-9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林边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涩;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痈;疮疖;热淋;湿热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益智

    药材名称益智拼音Yì Zhì英文名FRUCTUS ALPINIAE OXYPHYLLAE别名益智仁、益智子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 的干燥

  • 鹦哥花藤

    药材名称鹦哥花藤别名老鸦花藤来源豆科鹦哥花藤Mucuna wangiana Hu,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小儿麻痹后遗症。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

  • 金丝藤仲

    《中药大辞典》:金丝藤仲药材名称金丝藤仲拼音Jīn Sī Ténɡ Zhònɡ别名银丝杜仲(《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嘿当杜(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长节珠

  • 桑螵蛸

    《中国药典》:桑螵蛸药材名称桑螵蛸拼音Sānɡ Piāo Shāo英文名OOTHECA MANTIDIS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来源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

  • 花椒

    《中国药典》:花椒药材名称花椒拼音Huā Jiāo英文名PERICARPIUM ZANTHOXYLI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

  • 向日葵叶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叶药材名称向日葵叶拼音Xiànɡ Rì Kuí Yè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子&

  • 枸骨叶

    《中国药典》:枸骨叶药材名称枸骨叶拼音Gǒu Gǔ Yè英文名FOLIUM ILICIS CORNUTAE别名功劳叶、羊角刺、老鼠刺、猫儿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鸟不宿、鹅掌簕、苦丁茶来

  • 独叶山兰

    药材名称独叶山兰拼音Dú Yè Shān Lán别名山茨菇、小白芨、山慈菇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山兰的假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rchis foliosa Lind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

  • 伏龙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伏龙肝药材名称伏龙肝拼音Fú Lónɡ Gān别名灶心土来源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性状为不规则的团块,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削砍的刀痕。质较硬,断面

  • 舌状蜈蚣藻

    药材名称舌状蜈蚣藻来源藻类红藻门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 Yamada,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鞭虫、蛲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