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毛桐子根

大毛桐子根

《中药大辞典》:大毛桐子根

药材名称大毛桐子根

拼音Dà Máo Tónɡ Zǐ Gēn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大戟科植物毛桐

原形态毛桐,又名:红吊福、沉沙木、紫糠木、猪肚木、红毛桐子。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幼枝密被棕黄色的茸毛。叶互生,盾状着生;叶片卵圆形,长12~17厘米,宽8~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微小的齿,有时具不规则的波浪形,纸质,上面绿色,幼时被毛,后无毛,下面被棕色柔毛;叶柄长6~12厘米,密被茸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柄被毛;雄花簇生,萼片3~5裂,无花瓣,雄蕊多数;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萼片3~5裂,雌蕊1,子房圆形。蒴果圆球形,基部具苞片3,果柄长5~8毫米,所有部分均被星状毛。花期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坡地的疏林中或灌丛中。分布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微苦甘,无毒。"

功能主治①《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吐血,五劳七仿及肺痨咳血。"

②《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止痛。治白浊,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复方治肺痨咳血:大毛桐子根一至二两,配子公鸡炖服。(《四川中药志》)

备注本植物的叶(红帽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毛桐子根

药材名称大毛桐子根

拼音Dà Máo Tónɡ Zǐ Gēn

英文名Root of Barbate Mallotus

别名姜桐子树根、圆鞋、粗糠根。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otus barbatus (Wall.)Muell.Arg.[Rottlera barbatus Wal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毛酮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l-4m。幼枝密被棕黄色星状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2cm,密被灰棕色星状绵毛;幼叶红色,质厚,绒状;叶片纸质,卵形或卵圆形,长13-30cm,宽12-2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盾状着生,边缘具疏细齿,不分裂或3浅裂,有时呈不规则波浪形,上面幼时密被星状绒毛,后渐变无毛,绿色,下面密被发棕色星状绒毛及棕黄色腺点,叶脉放射状,7-11条。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可达30cm,花序柄被毛;花单性异株,偶有同株;无花瓣;雄花序通常分枝,长11-35cm,雄花5-8朵簇生,萼片4-5,稀3裂,披针形,长3-4mm,外面密被绒毛,内面有腺点;雄蕊多数;雌花单生于苞腋内,苞片长约4mm,萼4裂,稀3或5,外面被绒毛,子房圆形,有乳头状突起,被毛,4室,稀3或5,花柱3-5,基部合生,长3-4mm。蒴果扁球形,长1.2-1.6cm,直径1.6-2cm,被有1层厚达5mm的软刺和星状绒毛,基部具苞片3,合生,果柄长5-8mm;种子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地、坡地的疏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平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肺热吐血;湿热泄泻;小便淋痛;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治肺热吐血,五劳七伤及肺痨咳血。2.《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止痛。治白浊,子宫脱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沙旋复花

    《中药大辞典》:沙旋复花药材名称沙旋复花拼音Shā Xuán Fù Huā别名绞蛆爬(《内蒙古中草药》),秃女子草、黄喇嘛、黄花蒿、蓼子朴(《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阿拉

  • 硫黄

    《中国药典》:硫黄药材名称硫黄拼音Liú Huánɡ英文名SULFUR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来源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 厚皮树皮

    药材名称厚皮树皮拼音Hòu Pí Shù Pí别名喃木、马楠、牛角麻、龙泥漆、胶皮麻、扒拉文公、万年青树[广东吊罗山]来源漆树科厚皮树属植物厚皮树Lannea

  • 天麻茎叶

    药材名称天麻茎叶拼音Tiān Má Jīnɡ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兰科植物天麻的茎叶。原形态详"天麻"条。性味《本草拾遗》:"寒。"功能

  • 楸子

    药材名称楸子拼音Qiū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揪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Pyrus prunifolia Willd.]采收

  • 白木

    《中药大辞典》:白木药材名称白木拼音Bái Mù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

  • 绿萼水珠草

    药材名称绿萼水珠草拼音Lǜ è Shuǐ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绿萼水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quadrisulcata (Maxim.)Franch.et

  • 都咸子树皮

    药材名称都咸子树皮拼音Dōu Xián Z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cardium occide

  • 麻风树

    药材名称麻风树拼音Má Fēnɡ Shù别名羔桐、臭油桐、小桐子、芙蓉树来源大戟科麻风树属植物麻风树Jatropha curcas L.,以树皮和叶入药。四季可采,多鲜用。性味苦、

  • 冻绿刺

    《中药大辞典》:冻绿刺药材名称冻绿刺拼音Dònɡ Lǜ Cì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 夏、秋采收。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