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头陈

大头陈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头陈

药材名称大头陈

拼音Dà Tóu Chén

别名地松茶、黑头草、石辣

来源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球花毛麝香Adenosma indianum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干时变黑色,有芳香气,密被腺毛。茎粗壮,有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5~12毫米,先端钝,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下面密布腺点。秋季开花,花多数集为稠密顶生球形或矩圆形的头状花序,长1~3厘米;萼筒状,5裂,下面裂片较上面4片稍宽;花冠二唇形,蓝紫色;雄蕊4个,上面一对雄蕊的药室一大一小,下面一对仅有一药室。朔果长卵圆形。

生境分部生于干燥山坡、溪旁、荒地。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

化学成分全草显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的反应。

性味辛、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化湿消滞。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消化不良,肠炎,腹痛。

用法用量3~5钱。

复方1、预防流行性感冒:大头陈5钱。煎汤代茶饮。

2、感冒、流行性感冒:大头陈、岗梅根各5钱,黄荆3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头陈

药材名称大头陈

拼音Dà Tóu Chén

别名千捶草、乌头风、土夏枯草(《广东中药》),地松茶、石棘(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假薄荷黑头草神曲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玄参种植物球花毛麝香带花全草。开花时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内外,被腺毛。茎直立,单生或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卵形至矩圆形或披针形,长2.5~5匣米,先端钝,边缘有钝锯齿。穗状花序顶生,呈球形或矩圆形,长1~3厘米;小苞片2,线形;花稠密;蓝紫色,长约7毫米;萼齿5,最下面的萼齿较大,呈披针形,其他线形,较花冠略短;花冠管圆柱状,上唇直立,下唇扩展,3裂;雄蕊4,内藏;雌蕊1。蒴果卵形,长约3毫米,棕褐色。花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旷野、草丛中。分布我国南部。产广东。

性状干燥的带花全草长30~40厘米,根多剪除。或有残存。茎粗2-5毫米,外表铁褐色至褐色,全体被灰色腺毛。质硬而稍韧,断面中心具髓,常成空洞;分枝具棱线,节明显。叶皱缩,多脱落,质脆,茶褐色,背面棕褐色,两面有灰白色长毛。顶生球形或矩圆形的穗状花序,花冠干缩,棕褐色,有香气。

化学成分全草含有机酸、糖类、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辛,凉。

①《广东中药》:"味香辛,性平微凉。"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宣表和中。治感冒头痛,腹痛泄泻,皮炎。

①《岭南采药录》:"发表驱风,治外感头痛。"

②《广东中药》:"治外感伤风,伤寒,伤暑及皮肤热毒,水土不服。"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芳香化浊。治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胃痛,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大头陈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皮炎:大头陈,捣烂敷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头陈

药材名称大头陈

拼音Dà Tóu Chén

英文名Herb of Indian Adenosma

别名千捶草、乌头风、土夏枯草、地松茶、石棘、假薄荷黑头草神曲草、地松茶、石棘、山薄荷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球花毛麝香的带花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enosma indianum(Lour.) Merr.

采收和储藏:10月开花时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m左右。全株被多细胞柔毛。茎直立,单生或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半抱茎;叶片椭圆形,长3-5cm,先端,边缘有细锯齿、背面有小腺上噗、穗状花序短而近头状,顶生或腋生;苞片披针形、向上渐小,下部的比花长;花无梗;小苞片2,丝状;萼片5,分生,狭披针形,稍不等宽;花冠紫色或深蓝紫色,长6-7mm,上唇直立,卵圆形,先端凹缺,下唇扩展,3裂;雄蕊4,前面一对略长,花药仅1室发育,后方的一对花药1室发育,另一室小而中空。蒴果卵形,为宿存花萼所包,棕褐色。花、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旷野、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须状,地上部分被毛。茎类方柱形,有分枝,长15-60cm,直径0.1-0.3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细纵纹,节稍膨大;质稍韧,断面黄白色,中空。叶对生,有柄;叶片多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卵圆齿。穗状花主邓顶生或腑生,呈球状或长圆状;花萼筒状5裂;花冠多脱落。气得,味气浓者为佳。

以叶多、带花、香气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有α和β-=蒎烯(pinene),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对聚伞花素(p-cymene)和小茴香酮(fenchone)tffu[1]。

药理作用本品含挥发油0.45,已鉴定的35个成分多半是抗菌、消炎的活性成分。例如,主要成分之一的对聚伞花素有明显的祛作用;另一主要成分芳樟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与氢化可的松相似的抗炎作用;小茴香酮也是油中主成分之一,是樟脑的异构体,具有似樟脑的局部刺激作用[1]。

性味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化湿消滞。主感冒头痛;发热;腹痛泄泻;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发表驱风,治外感头痛。2.《广东中药》:治外感伤风,伤寒,伤暑及皮肤热毒,水土不服。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芳香化浊。治消化不良,腹胀腹泻。4.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胃痛,皮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灯草

    药材名称野灯草拼音Yě Dē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小灯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bufonius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小灯心草一年生草本,

  • 蒴藋

    药材名称蒴藋拼音Shuò Diào别名接骨草(《履巉岩本草》),接骨木(《东医宝鉴》),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吴草(《草木便方》),英雄草(《分类

  • 海星

    药材名称海星拼音Hǎi Xīnɡ英文名Starfish别名五角星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海星科动物镶边海星及他种海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spidaster hes

  • 点乳冷水花

    药材名称点乳冷水花拼音Diǎn Rǔ Lénɡ Shu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点乳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glaberrima(B1.)B1.[Urtica glab

  • 白马骨根

    药材名称白马骨根拼音Bái Mǎ Gǔ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性

  • 猪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笼草药材名称猪笼草拼音Zhū Lónɡ Cǎo别名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来源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 (Lour

  • 铁棒锤茎叶

    《中药大辞典》:铁棒锤茎叶药材名称铁棒锤茎叶拼音Tiě Bànɡ Chuí Jīnɡ Yè出处《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等的茎叶,7~8月采

  • 小雪人参

    《中药大辞典》:小雪人参药材名称小雪人参拼音Xiǎo Xuě Rén Shēn别名白土子(《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山豆花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山豆花,又名:白胡

  • 马耳草

    药材名称马耳草拼音Mǎ ěr Cǎo别名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竹叶菜、火柴头、千日晒、大号日头舅、大叶兰花竹仔草、粉节草、大叶兰花草、竹节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牛耳枫子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子药材名称牛耳枫子拼音Niú ěr Fēnɡ Zǐ别名土鸦胆子(《广西中药志》),羊屎子(《中药材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果实。秋后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