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哉果

哉果

药材名称哉果

拼音Zāi Guǒ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藏棱子芹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ermum hookeri C.B.Clarde var.thomsonii C.B.Clarke[P.dochenense W. W. Smith,;P. tibetanicum Wolf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无毛。根细圆柱形,暗褐色,径4-6mm。茎直立,单一或丛生,圆柱形,有条纹。茎生叶多数,连叶柄长10-20cm;叶片轮廓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羽片7-9对,一回羽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末回裂片宽楔形,长宽各约5mm,羽片深裂呈线形小裂片;茎上部叶与基生叶同形,叶柄呈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5-7,线状披针形,顶端尾状分裂,边缘淡褐色透明膜质;伞辐6-12;小总苞片7-9,与总苞片同形;小伞形花序花多数,萼齿狭三角形;花瓣白色,近圆形;花药暗紫色;花柱短,叉开。双悬果卵圆形,长3-4mm,果棱有狭翅,每棱槽内有油管3,合生面油管6。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4500m的地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胃;活血利温。主消化不良;腹痛;肾炎;腰痛;月经汪调;黄水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落叶梅

    药材名称落叶梅拼音Luò Yè Mé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裸茎碎米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scapos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洗净,鲜用。原形态裸茎碎

  • 白腹锦鸡

    药材名称白腹锦鸡拼音Bái Fù Jǐn Jī英文名Lady Amherst pheasant别名箐鸡肉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白腹锦鸡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v

  • 羊角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参药材名称羊角参拼音Yánɡ Jiǎo Shēn别名臭儿参、野白芨来源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甘肃黄精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以根状茎入药。

  • 药用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药用小阴地蕨拼音Yào Yònɡ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蕨萁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药用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officinale(C

  • 五月霜

    《中药大辞典》:五月霜药材名称五月霜拼音Wǔ Yuè Shuā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稀毛香青的全草。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13厘米,具腺毛或绒毛。有根茎。

  • 残槁蔃

    《中药大辞典》:残槁蔃药材名称残槁蔃拼音Cán Gǎo Qiánɡ别名楠木根(《南宁市药物志》),大疳根(《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潺槁树的根、根皮或树皮

  • 红厚壳

    药材名称红厚壳拼音Hónɡ Hòu Ké英文名Kalofilum Kathing,root of Kalofium别名琼崖海棠。出处始载于《唐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厚壳的根、叶。拉丁植物

  • 全缘榕

    药材名称全缘榕拼音Quán Yuán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奶汁草、土麻黄、水沉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全缘榕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andurta Hance var. hol

  • 野兔骨

    药材名称野兔骨拼音Yě Tù Gǔ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