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吊白叶

吊白叶

药材名称吊白叶

拼音Diào Bái Yè

别名粉帕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粉桐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忍冬朴植物水红木根、花。全年可采。

原形态水红木,又名:山女贞、大路通、灰包木、睡眠果、粉果叶、羊脆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米,小枝具圆形皮孔。叶对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或基部以上具疏齿,上面被灰白色蜡质,下面色较浅,脉腋有簇生毛;叶柄长达2.5厘米。聚伞花序5~7,排列成顶生伞房花序,直径可达12厘米;花冠白色,管状钟形,先端5裂,雄蕊5,花药淡紫色,突出;子房下位。核果卵圆形,长4~5毫米,紫黑色或灰黑色。花期3~8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于阳坡疏林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北等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性凉,味淡涩。"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湿通络。治燥咳,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疮疡疥癣。

①《贵卅民间药物》:"治癣。"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皮肤干燥及发痒。"

③《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收敛,凉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癣:吊白叶、构皮各等量。研末,用菜油煎后搽。(《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赤白痢疾,急性肠胃炎,腹泻:粉桐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生嚼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③治水火烫伤:粉桐叶绞汁涂。(《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④治脓疤疮,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水红木皮叶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选》)

⑤治疮疡肿毒:羊脆骨叶捣烂外敷。

⑥治风湿跌打,筋骨疼痛:羊脆骨根泡酒服。

⑦治肺燥咳嗽:羊脆骨花三钱,水煎服。(⑤方以下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柞木皮

    《中药大辞典》:柞木皮药材名称柞木皮拼音Zhà Mù Pí别名孤奴、纳葛窊(《霉疠新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皮。原形态柞木(《本草拾遗》),又名

  • 金钩如意草

    药材名称金钩如意草拼音Jīn Gōu Rú Yì Cǎo别名水黄连、五味草、水金钩如意、地堇苗、大理紫堇来源罂粟科金钩如意草Coryolalls taliensis Franch.

  • 大花活血丹

    药材名称大花活血丹拼音Dà Huā Huó Xuè Dān别名大筋草、透骨草来源药材基源:这唇形科植物大花活血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choma sinogtsnfid C.Y.Wu采收和

  • 舌状蜈蚣藻

    药材名称舌状蜈蚣藻来源藻类红藻门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 Yamada,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鞭虫、蛲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水榆

    药材名称水榆拼音Shuǐ Yú别名花楸、千筋树来源蔷薇科水榆Sorbus alnifol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甘肃、华北、华东、中南、四川。功能主治主

  • 篦梳剑

    《全国中草药汇编》:篦梳剑药材名称篦梳剑拼音Bì Shū Jiàn别名闩门草、矛叶蹄盖蕨、小石剑、蛇轮草来源蕨类蹄盖蕨科矛叶蹄盖蕨Diplazium lanceum (Thunb.

  • 大金香炉

    《中药大辞典》:大金香炉药材名称大金香炉拼音Dà Jīn Xiānɡ Lú别名假豆稔(《南宁市药物志》),豹牙郎、石老虎(《广西药植名录》),白爆牙郎(《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

  • 甘草

    《中国药典》:甘草药材名称甘草拼音Gān Cǎo英文名RADIX GLYCYRRHIZ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 马鬃

    《中药大辞典》:马鬃药材名称马鬃拼音Mǎ Zōnɡ别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毒性《纲目》:"有毒。"功能主治治女子

  • 竹叶蕉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蕉药材名称竹叶蕉拼音Zhú Yè Jiāo别名戈燕[傣名]来源竹芋科竹叶蕉Donax canaeformis (Forst.)K. Schum.,以块根或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