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吉龙草

吉龙草

药材名称吉龙草

拼音Jí Lónɡ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Fragrant Elsholtzia

别名暹罗香菜

出处始载于《云南经济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吉龙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communis (Coll.et Hemsl).Diels[Dysophylla communis Coll.et Hemsl.]

采收和储藏:多用鲜品,随用随采,或秋季采收,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80cm,全株有浓烈的柠檬醛香气。茎基部木质化,四棱形,具膨大的节,被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mm,被柔毛;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3cm,宽8-13mm,顶端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具浅锯齿,两面被柔毛,下面有腺点。轮伞花序多花密集3.5mm,被疏柔毛;花萼管状,外面被绵状长柔毛,萼齿5,偏向一侧;花冠唇形,长3mm,外面有柔毛及腺点,上唇先端微缺,具缘毛,下唇3裂,中裂片短而宽,侧裂片小;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丝无毛,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伸出,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0.7mm,具棕色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000m宅旁或阳坡次生林边,少见野生,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多分枝,长约60cm,小枝紫红色,密被弯卷白色短柔毛,质脆。叶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基部的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被白色柔毛,下面短柔毛及淡黄细小腺点;叶柄长2-5mm,被短白柔毛。茎、叶揉之有柠檬午气,味辛凉。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0.8%,其组分的相对含量为:牻牛儿醛(geranial)40.85%,橙花醛(neral)29.56%,牻牛儿醇(geraniol)5.27%,橙花醇(nerol)3.78%,牻牛儿醇(geraniol)5.27%,橙花醇(nerol)3.78%,顺式-丁香烯(cis-caryophyllene)3.26%,芳樟醇(linalool)1.06%,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1.1%,6-甲基-5-庚烯-2-酮(6-methyl-5-heptene-2-ong)0.68%,香薷酮(elsholtziaketone)0.61%,苯甲醛(benzaldehyle)0.42%,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0。25%,1,8-桉叶素(1,8-cineole)0.16%,葎草烯(humulene)4.00%,百里香酚(thymol)0.55%等[1]。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消食。主伤风感冒;高热;抽搐;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鲜品捣汁。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解表的功能。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消化不良。民间用幼嫩茎叶作佐料,清香可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萱藻

    药材名称萱藻拼音Xuān Zǎo英文名algae别名海麻线、海嘎、捞子筋、黄海菜、海菜管、海通草出处始载于《海藻药物》。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萱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tosiphon

  • 龟版胶

    药材名称龟版胶拼音Guī Bǎn Jiāo别名龟版膏(《本草正》),龟胶(《本草汇言》),龟甲胶(《四川中药志》)。出处《临证指南医案》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制法取漂泡后的净龟版,

  • 骆驼肉

    《中药大辞典》:骆驼肉药材名称骆驼肉拼音Luò Tuo Ròu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肉。性味甘,温。①《日华子本草》:"温。"②《纲目》:&q

  • 大独脚金

    药材名称大独脚金拼音Dà Dú Jiǎo Jīn别名小白花苏、干草来源玄参科独脚金属植物大独脚金Striga masuria (Buch.-Ham.)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陀陀药材名称矮陀陀别名金丝矮陀陀、白花矮陀陀来源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

  • 黄瓜根

    《中药大辞典》:黄瓜根药材名称黄瓜根拼音Huánɡ Gu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苦,无毒。&q

  • 喉咙草

    《中药大辞典》:喉咙草药材名称喉咙草拼音Hóu Lónɡ Cǎo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草木便方》),铜钱草、白花草(《中国树木分类学》),索河花(《植物名汇》)

  • 蔓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蔓胡颓子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拼音Màn Hú Tuí Zǐ别名耳环果、羊奶果、甜棒槌、砂糖罐、桂香柳来源胡颓子科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 金针菜

    《中药大辞典》:金针菜药材名称金针菜拼音Jīn Zhēn Cài别名萱草花、川草花(《救荒本草》),宜男花(《滇南本草》),黄花菜、鹿葱花(《纲目》),萱萼(《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滇南本

  • 搜山黄

    《中药大辞典》:搜山黄药材名称搜山黄拼音Sōu Shān Huá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唐菖蒲的球茎。秋后采收。原形态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菖蒲花、标杆花、谷穗花、荸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