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厚膜藻

厚膜藻

药材名称厚膜藻

拼音Hòu Mó Z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厚膜藻、拟厚膜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menia carnosa J.Ag.;Pachymeniopsis elliptica(Holm.)Yamad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1.厚膜藻 藻体紫红色,膜质,粘滑,丛生,高30-45cm,宽3-5cm,扁平叶状,下部呈不规则叉状分裂,渐进叶端时又呈掌状分裂,各裂片顶端常又裂成叉状。囊果散生在皮层下,呈小颗粒状。

2.拟厚膜藻 藻体紫红色,革质,一般高20-30cm,也可达50-60cm,宽4-8cm。扁平叶状,不规则掌状分裂,有时叶端再呈叉状,基部圆形无柄。四分孢子囊散生在皮层中,囊果散生在藻体表面,呈小颗粒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低潮线附近岩石上或石沼中。

2.生于低潮带附近岩石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等沿海。

2.分布于浙江等沿海。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消肿散结;利水消肿;止带。主瘿瘤;瘰疬;噎膈;睾丸肿痛;水肿;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拼音Hǎi Kuí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

  • 柴胡

    《中国药典》:柴胡药材名称柴胡拼音Chái Hú英文名RADIX BUPLEURI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 缘桑螺

    《中药大辞典》:缘桑螺药材名称缘桑螺拼音Yuán Sānɡ Luó别名桑树上牛儿(《丹溪心法》),桑牛、天螺(《纲目》)。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椎实螺科动物椎实螺的全体。夏、秋均可

  • 姜黄

    《中国药典》:姜黄药材名称姜黄拼音Jiānɡ Huánɡ英文名RHIZOMA CURCUMAE LONGAE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 芡实叶

    《中药大辞典》:芡实叶药材名称芡实叶拼音Qiàn Shí Yè别名鸡头盘(《本草图经》),刺荷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实的叶。功能主治治

  • 棱子芹根

    药材名称棱子芹根拼音Lénɡ Zǐ Qín Gēn英文名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affm.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棱子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

  • 鳖肉

    《中药大辞典》:鳖肉药材名称鳖肉拼音Biē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肉。化学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钙1

  • 水白蜡

    《中药大辞典》:水白蜡药材名称水白蜡拼音Shuǐ Bái Là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小蜡树,又名:小白蜡树、小叶女贞。半常绿灌

  • 三分丹

    药材名称三分丹别名蛇花藤来源萝藦科三分丹Tylophora atrofollicu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辛,平。有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

  • 喜马拉雅米口袋

    《中药大辞典》:喜马拉雅米口袋药材名称喜马拉雅米口袋拼音Xǐ Mǎ Lā Yǎ Mǐ Kǒu Dɑi别名杰巴区土(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异叶米口袋的带根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