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南亚新木姜

南亚新木姜

药材名称南亚新木姜

拼音Nán Yà Xīn Mù Ji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南亚新木姜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zeylanica(Nees)Merr.[Litsea zeylanica Nees]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刮去粗皮,洗净泥土,切段,晒干。

原形态南亚新木姜子乔木,高达20m。幼枝绿色,被黄色微柔毛,老枝深褐色,无毛。叶互生或聚生于枝端;叶柄细长,长1-1.5cm,幼时有黄色短柔毛;叶片卵状长圆形,长7-11cm,宽2.5-4cm,先端狭渐尖,基部楔形略下延,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粉绿色,幼时沿中脉有黄色短柔毛,老时无毛。伞形花序生于叶腋;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裂片4,卵形,长约2mm,外面中下部被黄色丝状柔毛,能育雄蕊6,花丝有长柔毛;退化雌蕊细小,花柱有长柔毛,柱头盾状。果近球形,直径6-7mm;果托小,近于扁平,直径约2mm;果梗长4-5mm,上端向上渐增粗。花期10-11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南部。

化学成分南亚新木姜根中含有倍半萜类:乌药内酯(linderalactone),乌药环氧内酯(linderane)新乌药环氧内酯(noolinderane),南亚新木姜内酯(zeylanine),南亚新木姜环氧内酯(zeylanicine),南亚新木姜二环氧内酯(zeylanidine)。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桂花露

    《中药大辞典》:桂花露药材名称桂花露拼音Gu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纲目拾遗》:"味微苦。"功能主治疏肝

  • 湖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广草药材名称湖广草别名佛光草、小灯台、荔枝肾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蔓茎鼠尾Salvia substolonifera Sti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微苦、辛,平。功

  • 香蒲

    药材名称香蒲拼音Xiānɡ Pú别名蒲(《诗经》),睢、睢蒲(《本经》),醮、醮石(《吴普本草》),甘蒲(《唐本草》),蒲黄草(《经效产宝》),鬼蜡烛(《类证活人书》),水蜡烛(《广东新语》

  • 小盘木

    药材名称小盘木拼音Xiǎo Pán Mù英文名Haina Microdesmis别名海南柑、枸骨树。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小盘木的嫩枝及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

  • 山小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小橘药材名称山小橘拼音Shān Xiǎo Jú别名山柑橘、野沙柑、酒饼木[广东]来源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Glycosmis citrifolia (Willd.)Lindl

  • 珊瑚草花

    药材名称珊瑚草花拼音Shān Hú Cǎo Huā出处本品以竹叶吉祥草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三蔓草类,云:“生云南山中。绿蔓,竹叶垂条,开花如吉祥草,六瓣,红白相间。长根色微红。”上述形态及

  • 南岭黄檀

    药材名称南岭黄檀拼音Nán Lǐnɡ Huánɡ Tán英文名Balansa Rosewood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南岭黄檀的木材。拉

  • 黄锁梅叶

    《中药大辞典》:黄锁梅叶药材名称黄锁梅叶拼音Huánɡ Suǒ Méi Yè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

  • 蓑衣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蓑衣莲药材名称蓑衣莲别名耳叶紫菀来源菊科蓑衣莲Aster auriculatu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

  • 小石蝴蝶

    药材名称小石蝴蝶拼音Xiǎo Shí Hú Dié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小石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rocosmea minor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