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刺通草

刺通草

药材名称刺通草

拼音Cì Tōnɡ Cǎo

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

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vesia palmata (Roxb. ) vis.[Gasto- nia palmata Rox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m,胸径约15cm或更粗。树皮淡黄灰色,有刺或无刺;枝淡黄棕色,幼时密被棕色绒毛,疏生短刺。单叶互生,叶柄长60-90cm,通常疏生短刺,密被棕色绒毛或无毛或仅基部被毛,具条纹;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成二裂的鞘状;叶大,革质,直径60-90cm,掌状5-9深裂;裂片披针形,常又有小裂片;先端渐尖至长渐尖或印尖,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棕黄色星状鳞片毛;侧脉在两面隆起。伞形花序大,直径约4.5cm,聚生成长达50cm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花梗长5-10cm,花梗长1.5-3cm,无关节;苞片长圆形,长约法三章2.5cm;萼有锈色绒毛,边缘有10个胩不明显的齿;花瓣6-10,长圆形,先端钩曲,常合生成一帽状体,外面被锈色绒毛,长5-6mm,花淡黄绿色;雄蕊6-10,花丝长约6mm;子房下位,6长mm,花淡黄绿以;雄蕊6-10,花丝长约6mm;子房下位,6-10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有6-10条浅棱。果卵球形,直径1-1.8cm,有不明显的棱;花柱宿存,内具种子7-12颗。花期10月,果期翌年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完整叶片直径可害90cm,掌状深裂裂片5-9,披针形,先端长国尖,边缘有大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黄色星状毛;叶柄长可达90cm,常疏生短刺。叶片革质。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主跌打损伤;创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主治跌打损伤。髓心:利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接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接筋草药材名称小接筋草拼音Xiǎo Jiē Jīn Cǎo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小杉兰Lycopodium selago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苦

  • 铁丝七

    《中药大辞典》:铁丝七药材名称铁丝七拼音Tiě Sī Qī别名铜丝草、铁丝草、猪宗七(《陕西中草药》),乌脚枪(《江西医药》(8):23,1963)。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掌叶铁线蕨的全

  • 鸡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蛋花药材名称鸡蛋花拼音Jī Dàn Huā别名缅栀子来源为夹竹桃科鸡蛋花属植物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 [P. rubra

  • 叶子花

    《中药大辞典》:叶子花药材名称叶子花拼音Yè Zi Huā别名宝巾、芳杜鹃、九重葛(《广州植物志》),三角花(《华北习见观赏植物》),紫三角、紫亚兰(《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

  • 七鳃鳗

    药材名称七鳃鳗拼音Qī Sāi Mán英文名lamprey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星鱼、七星鳗出处始载于《吉林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petra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

  • 刺槐

    药材名称刺槐拼音Cì Huái别名洋槐、刺儿槐来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化学成分叶含有刺槐甙(acaci

  • 白绒草

    药材名称白绒草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 mollisima Wall.,以全草入药。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

  • 牛舌草

    《中药大辞典》:牛舌草药材名称牛舌草拼音Niú Shé Cǎo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具柄;叶长

  • 黄皮树皮

    药材名称黄皮树皮拼音Huánɡ Pí Shù Pí别名黄皮皮(《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树皮。性味《本草求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