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冥楂

冥楂

药材名称冥楂

拼音Mínɡ Zhā

英文名Fructus Chaenomelis Sinensis

别名光皮木瓜、土木瓜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冥楂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Koehne的果实。夏、秋季果实绿黄色时采摘,纵剖后置沸水中烫后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m,枝无刺,幼枝有淡黄色柔毛。叶互生,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8cm,宽2.5~6cm,边缘有刺芒状锯齿,齿尖有腺点,幼时有绒毛,花单生于叶腋;萼片5;花瓣5,淡红色;雄蕊多数;子房下位,5室,花柱3~5,基部合生,有柔毛。梨果长圆形,长可至15cm,深黄色,木质,芳香。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各地常见栽培。主产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广西。

性状果实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多纵剖为2~4瓣,长4~9cm,宽3.5~4.5cm。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光滑无皱纹,或稍带粗糙;剖面果肉粗糙,显颗粒性。种子多数,密集,通常多数脱落。种子平扁三角形。气微,味微酸涩,嚼之有砂粒感。

化学成分苹果酸、果胶酸、酒石酸、皂甙、黄酮等;种子含氢氰酸。

性味性温,味酸涩。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主治风湿痹痛、菌痢、吐泻。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刺三甲

    药材名称刺三甲拼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

  • 巴豆树根

    《中药大辞典》:巴豆树根药材名称巴豆树根拼音Bā Dòu Shù Gēn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出处《纲目》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茎,植物形态详&qu

  • 野升麻

    《中药大辞典》:野升麻药材名称野升麻拼音Yě Shēnɡ M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9~10月采挖根茎,去净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单穗升麻,又名:野菜升麻

  • 荆芥根

    《中药大辞典》:荆芥根药材名称荆芥根拼音Jīnɡ Jiè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根。功能主治治吐血,牙痛,瘰疬。复方①治吐血不止:荆芥连根,洗,捣汁半盏服;干穗为末亦可。(

  • 小万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万年草药材名称小万年草拼音Xiǎo Wàn Nián Cǎo别名石豆瓣来源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

  • 土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人参药材名称土人参拼音Tǔ Rén Shēn别名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来源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

  • 岩丸子

    药材名称岩丸子别名石鼓子、一口血、独牛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 henryi Hemsl.,以块茎入药。秋后挖取块茎,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苦,微寒。功能主治解毒,散瘀,止血

  • 八宝镇心丹

    药材名称八宝镇心丹拼音Bā Bǎo Zhèn Xīn Dān别名大叶沿阶草、褐鞘沿阶草来源百合科八宝镇心丹Ophiopogon dracaenoides (Baker) Hook. f.,以

  • 大一面镙

    药材名称大一面镙别名白毛草来源为苦苣苔科卷丝苣苔属植物大叶镙Didissandra sesquifolia Clarke,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挖,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益气,补肾,固精。用

  • 淫羊藿

    《中国药典》:淫羊藿药材名称淫羊藿拼音Yín Yánɡ Huò英文名HERBA EPIMEDII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