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兴安白头翁

兴安白头翁

药材名称兴安白头翁

拼音Xìnɡ ān Bái Tóu Wēnɡ

英文名Dahurian Pulsatilla Root

来源毛茛科植物兴安白头翁pulsatill dahurica(Fisch.)Spreng.的。夏、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5cm。基生叶多数,叶柄基部较宽,叶片长圆状卵形,三出羽状分裂,顶裂片具柄,柄长约2cm,广卵形,3深裂,裂片再2~3中裂至浅裂,侧裂片通常无柄,不等2深裂,裂片再2~3中裂至浅裂;最终裂片狭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锯齿,叶表面无毛,背面被疏毛。花葶在开花时顶部梢弯曲或下垂,疏被白色柔毛;总苞叶掌状深裂,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不分裂,2~3浅裂或羽状分裂,外面被长柔毛,里面无毛;花蓝紫色,通常不开展;萼片6枚,长约2cm,宽0.5~1cm,先端不反卷,外面密被长柔毛,里面无毛。瘦果长圆形,宿存花柱细长,长达5.5cm,稍弯曲,密被白色羽状毛,近顶部羽状毛渐稀疏。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石砾地、林间空地。主产东北。

性状根类圆柱形,扭曲,长8~25cm,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具纵皱纹,皮部易脱落,有的有网状裂纹。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可见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含原白头翁素、三萜皂甙。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白头翁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杜鹃花

    药材名称白杜鹃花拼音Bái Dù Juān Huā别名白花杜鹃、白映山红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白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 G. Don,以根及花入药。秋

  • 雄黄兰

    药材名称雄黄兰拼音Xiónɡ Huánɡ Lán英文名Common Crocosmia别名搜山虎、扭子药、山慈姑、搜山黄、黄大蒜、土三七出处始载于《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

  • 红三七

    《中药大辞典》:红三七药材名称红三七拼音Hónɡ Sān Qī别名扭子七(《四川中药志》),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陕西中草药》),螺丝三七、血三七(《浙江天目山药

  • 穿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山龙药材名称穿山龙拼音Chuān Shān Lónɡ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

  • 牛藤

    药材名称牛藤拼音Niú Ténɡ别名野木瓜、七姐妹藤、六叶野木瓜、石月、郁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那藤或尾叶那藤的茎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auntonia hexaphylla(Thu

  • 过山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过山青药材名称过山青拼音Guò Shān Qīnɡ来源亚麻科石海椒属植物石海椒Reinwardtia trigyna (Roxb.) Planch.,以嫩枝和叶入药。春夏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

  •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药材名称扛板归根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

  • 毛诃子

    《中国药典》:毛诃子药材名称毛诃子拼音Máo Hē Zǐ英文名FRUCTUS TERMINALIAE BILLERICAE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Terminalia b

  • 黄花仔

    药材名称黄花仔拼音Huánɡ Huā Zǎi别名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或心叶黄花稔的叶或根。原形态①粘毛黄花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