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兰屿肉豆蔻

兰屿肉豆蔻

药材名称兰屿肉豆蔻

拼音Lán Yǔ Ròu Dòu Kòu

来源药材基源:为肉豆蔻科植物台湾肉豆蔻的种仁和假种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stica cagayanensin Merr.

采收和储藏:种仁:12月翌年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皮,剥去假种皮,烘干。假种皮:取出种仁后,将新鲜的假种皮风干至色泽发亮,争缩,再压扁,晒干。

原形态台湾肉豆蔻,乔木,高达20m,胞径1m。叶互生;叶柄长1.6-2.5cm,无毛;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长椭圆形,长15-25cm,宽4-8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通常钝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干时上面褐色,微有光泽,第三次小脉在上面隐约可见,下面不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假伞形,花被钟状,裂片3,三角状卵形,花药条形,花丝合生成雄蕊柱;雌花1-2朵腋生,花被与雄花相似,雌蕊1,无花柱。果序轴较粗,着生成熟果1-2个,果卵状椭圆形,长约5cm,直径约3cm,外面密被极短的锈色星状绒毛;假种皮红色,条裂状,种子光滑,径约4cm。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台湾省南部兰屿及绿岛低海拔原生林中。

资源分布:台北植物园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种仁卵圆形或圆形,长4-5,直径约4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较光滑,宽端有浅色圆形隆起状种脐,另一端可见凹陷的合点。质坚硬,难破碎。气芳香,味辛微苦。

化学成分含有木脂素,台湾肉豆蔻脂素(cagayanin)。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满;食少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牡荆子

    《中药大辞典》:牡荆子药材名称牡荆子拼音Mǔ Jīnɡ Zǐ别名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梦子(《石药尔雅》),荆条果(《药材学》)。出处陶弘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8~9

  • 炮姜

    《中国药典》:炮姜药材名称炮姜拼音Pào Jiānɡ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

  • 黑色鳞毛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色鳞毛蕨药材名称黑色鳞毛蕨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别名山鸡尾草来源蕨类鳞毛蕨科黑色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

  • 三加花

    药材名称三加花拼音Sān Jiā Huā英文名Acanthopanax rifoliatus (L.)Merr.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tri

  • 叉分蓼

    药材名称叉分蓼拼音Chā Fēn Liǎo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来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以根(黑色老根为佳)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

  • 雀卵

    《中药大辞典》:雀卵药材名称雀卵拼音Què Luǎn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蛋。性味甘咸,温。①《别录》:"味酸,温,无毒。"②《医林纂要》:"甘咸,

  • 熊脑

    《中药大辞典》:熊脑药材名称熊脑拼音Xiónɡ Nǎo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脑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熊胆"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疗诸聋。

  • 海柳

    药材名称海柳拼音Hǎi Liǔ来源药材基源:为黑角珊瑚科动物日本黑角珊瑚的群体分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pathes japonica Brook采收和储藏:垂网采取,洗净,晾干。原形态日本黑

  • 虎尾草

    药材名称虎尾草拼音Hǔ Wěi Cǎo别名水苏麻、沙虫药、荷麻根、大马鞭梢、大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萼香共菜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riocalys(Dunn)Ha

  • 野甘草

    《中药大辞典》:野甘草药材名称野甘草拼音Yě Gān Cǎo别名香仪、珠子草(《福建民间草药》),假甘草、土甘草、假枸杞(《广西中药志》),四时茶(《闽南民间草药》),冰糖草(《广东中药》Ⅱ),通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