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全缘榕

全缘榕

药材名称全缘榕

拼音Quán Yuán Rónɡ

别名铁牛入石、奶汁草、土麻黄、水沉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全缘榕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andurta Hance var. holopjulla MigO

采收和储藏:根,四季可采;叶,夏季采收。均可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lm以上。幼枝绿褐色,有短毛,老枝棕褐色。单叶互生;叶柄紫红色,长 5-10mm;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6mm,早落;叶片膜质,倒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3cm,宽1.5-4cm,先端短尾尖或急尖,中部不收狭,基都楔形,叶表面鲜时有黄色腺点,幼时有短毛,后脱落,叶下面有小腺点,全缘;基生3脉,侧脉5-7对,脉上有毛。隐头花序(榕果)单生于叶腋或生于已落叶的枝上,直径6-8mm,顶部脐状突起,基部圆形或收缩成极短的柄,基苞片卵形;雄花、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上部,花被片4,雄蕊3;瘦花具短梗或无梗,花被片3-4,子房近球形,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4,子房近椭圆形,花柱侧生。瘦果。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疏灌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血淋;带下;乳少;乳痈;痛疽溃疡;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膏

    药材名称虎膏拼音Hǔ Gāo别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脂肪油。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8,含固体脂肪酸44.59%,液体5

  • 狭眼凤尾蕨

    药材名称狭眼凤尾蕨拼音Xiá Yǎ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Two-eared Brake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

  • 贝子

    药材名称贝子拼音Bèi Zǐ别名贝齿(《雷公炮炙论》),白贝(《日华子本草》),白海蚆(《简便单方》),白贝齿(《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经》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5~7

  • 多足蕨

    药材名称多足蕨拼音Duō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和东北多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um vulgare L.;Polypodium virginianum

  • 肿足蕨

    药材名称肿足蕨拼音Zhǒnɡ Zú Jué别名活血草、金毛狗[河南]、黄鼠狼[贵州]、石猪鬃来源蕨类金星蕨科肿足蕨属植物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 (Fors

  • 伞花绢毛菊

    药材名称伞花绢毛菊别名雪条参、红条参、条参来源菊科伞花绢毛菊Soroseris umbrellata (Franch.) Steb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甘,温。功能主治补气

  • 山苏木

    药材名称山苏木拼音Shān Sū Mù别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檀香(《广西药植名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叶。

  • 斑鸠

    《中药大辞典》:斑鸠药材名称斑鸠拼音Bān Jiū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原形态山斑鸠,

  • 牡狗阴茎

    药材名称牡狗阴茎拼音Mǔ Gǒu Yīn Jīnɡ别名狗精(《本经》),狗阴(《本草经集注》),黄狗肾(《饮片新参》),狗鞭(《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犬科动物狗雄性的外生殖器,全年可采,以冬季

  • 峨眉香科

    药材名称峨眉香科拼音é Méi Xiānɡ Kē别名峨眉石蚕、野烟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omeiense Sun ex S.Chow采收和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