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光头稗子

光头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光头稗子

药材名称光头稗子

别名芒稷

来源禾本科光头稗子Echinochloa colonum (L.) Link,以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华南、西南。

性味微苦,温。

功能主治利尿,止血。主治水肿,腹水,咯血。

用法用量1~4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光头稗子

药材名称光头稗子

拼音Guānɡ Tóu Bài Zǐ

出处本品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光头稗子,茎叶俱同茭菰,生陆地,穗出叶中,扁净无毛,故名。为炊香美。”所述即为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稷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hinochloa colonum (L)Lin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芒稷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高10-60cm。叶鞘压扁而背具脊,无毛;叶舌缺;叶片扁平,线形,长3-20cm,宽3-7mm,无毛,边缘稍粗糙。圆锥花序狭窄,长5-10cm;主轴具棱,通常无疣基长毛,棱边上粗糙。花序分枝长1-2cm排列稀疏,直立上升或贴向主轴,穗轴无疣基长毛或仅基部被1-2根疣基长毛;小穗卵圆形,长2-2.5mm,具小硬毛,无芒,较规则的成四行排列于穗轴的一侧;第1颖三角形,长约为小穗的1/2,具3脉,第2颖与第1外稃等长而同形,顶端具小尖头,具5-7脉;第1小花常中性,其外稃具7脉,内稃膜质,稍短于外样,脊上被短纤毛,第2外研椭圆形,平滑,光亮,边缘内卷,包着同质的内停;鳞被2,膜质。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野湿地、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止血。主水肿;腹水;咯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20g,大剂量可用至18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檰芽

    《中药大辞典》:檰芽药材名称檰芽拼音Mián Yá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初生嫩叶。化学成分叶含杜仲胶约3%,生物碱0.028%,葡萄糖甙0.072%,果胶7.3%,

  • 水鸡油

    药材名称水鸡油拼音Shuǐ Jī Yóu别名济地燕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雅致雾水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uzolzia elegans Wedd.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

  • 松毛火绒草

    药材名称松毛火绒草拼音Sōnɡ Máo Huǒ Rónɡ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Anderson's Edelweiss别名小地松、白茵陈、二轮蒿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樗白皮

    《中药大辞典》:樗白皮药材名称樗白皮拼音Chū Bái Pí别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

  • 榄仁树皮

    药材名称榄仁树皮拼音Lǎn Rén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榄仁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alia catappa L.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大乔木

  • 紫珠叶

    药材名称紫珠叶拼音Zǐ Zhū Yè英文名Bigleaf Beautyberry Leaf别名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 尖山橙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山橙药材名称尖山橙别名竹藤、乳汁藤、藤皮黄、鸡腿果、石芽枫、黄狗合藤、咛头果来源夹竹桃科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 Cham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

  • 倒根野苏

    药材名称倒根野苏拼音Dǎo Gēn Yě Sū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蓝萼香茶散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

  • 臭灵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灵丹药材名称臭灵丹拼音Chòu Línɡ Dān别名鹿耳林、大黑药来源菊科臭灵丹属植物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 (DC.) Benth.,以

  • 鲈鲤

    药材名称鲈鲤拼音Lú Lǐ别名花鱼、青脖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鲈鲤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