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倒触伞

倒触伞

《中药大辞典》:倒触伞

药材名称倒触伞

拼音Dǎo Chù Sǎn

出处《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蔷薇莓。夏、秋采收。

原形态蔷薇莓,又名:空心藨、洋金银藤,黄牛泡。

灌木,高2~3米。茎直立或倾斜,具扁平皮刺,嫩枝密被白茸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9,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5厘米,宽1.2~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平截或圆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疏生茸毛,具黄色腺点;总叶柄长4~12厘米;小托叶2,线状至披针形。花1~2单生,或为短总状花序;萼5裂,被短柔毛,外面具腺毛;花瓣5,白色。聚合果球形或卵形,成熟后红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荒地、坡地、园地或草丛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涩微辛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贵阳民间药草》:"收敛,凉血,止血。治倒经,喘咳,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倒经:倒触伞、白泡刺根倒触伞、猫爪刺倒触伞各四钱。泡酒一斤。每次一两,日服二次。

②治脱肛并治红白痢:倒触伞、翻背红、枣儿红(地榆)各五钱。煎水服。

③治小儿百日咳:倒触伞四钱,破锅钱四钱,钩藤根-钱,蓝布正四钱。煎水服。

④治盗汗:倒触伞五钱。炖猪肉服。(选方出《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倒触伞

药材名称倒触伞

拼音Dǎo Chù Sǎn

英文名Root of Salem-rose,Root of Roseleaf Raspberry, Root of Brier Rose

别名蔷薇莓、空心藨、七叶饭消扭、空筒泡、白花暗洞、三月莓、五月泡、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

出处出自《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空心泡的根或嫩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rosaefolius Smit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嫩枝、叶,鲜用或晒干;秋、冬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空心泡灌木,高2-3m。小枝直立或倾斜,常有浅黄色腺点,具扁平皮刺,嫩枝密被白茸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4-12cm;小托叶2;小叶5-7,长圆状披针形,长3-5.5cm,宽1.2-2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疏生茸毛,具浅黄色腺点。花1-2朵,顶生或腋生,直径2-3cm;萼5裂,外被短柔毛和腺点,萼片先端长尾尖;花瓣5,白色,长于萼片。聚合果球形或卵形,长1-1.5cm,成熟后红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的山地杂木林内阴处、草坡或高山腐殖质土壤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阴凉环境,宜选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或腐殖质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法。3-4月,从老株旁挖取萌蘖小苗,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100cm×80cm开穴定植,每穴栽1株,覆土压实,淋水保苗。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春季和秋季末,结合中耕除草各追肥1次。从第3年开始,每年剪除2年生老茎以疏枝,以利于植株生长。

性味涩;微辛苦;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收敛止血,解毒,接骨。主肺热咳嗽,小儿百日咳,咯血,小儿惊风,月经不调,痢疾,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倒经:倒触伞、白泡刺根倒触伞、猫爪刺倒触伞各四钱。泡酒三斤。每次一两,日服二次。②治脱肛并治红白痢:倒触伞、翻背红、枣儿红(地榆)各五钱。煎水服。③治小儿百日咳:倒触伞四钱,破铜钱四钱,钩藤根一钱,蓝布正四钱。煎水服。④治盗汗:例触伞五钱。炖猪肉服。(选方均出《贵阳民间药草》)

各家论述《贵阳民间药草》:收敛,凉血,止血。治倒经,喘咳,盗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笔海胆

    药材名称石笔海胆拼音Shí Bǐ Hǎi Dǎn英文名echinus别名烟嘴海胆、海胆、粗棒海胆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长海参胆科动物石笔海胆的棘。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

  • 大果榆

    药材名称大果榆别名黄榆、山榆、毛榆来源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山东、安徽。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痰,利尿,杀虫。痰多咳嗽:大果

  • 麻黄

    《中国药典》:麻黄药材名称麻黄拼音Má Huánɡ英文名HERBA EPHEDRAE别名色道麻、结力根[蒙古]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

  • 毛大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大丁草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别名兔耳风[云南]、小一枝箭、一枝香[福建]、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来源

  • 牛舌癀

    药材名称牛舌癀拼音Niú Shé Huánɡ别名野枇杷、毛紫珠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批粑叶紫珠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licarpa kochlana Makino [C.lou

  • 臭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牡丹药材名称臭牡丹拼音Chòu Mǔ Dān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

  • 蚯蚓

    药材名称蚯蚓拼音Qiū Yǐn别名蠖蚓、竖蚕(《尔雅》),丘螾(《淮南子》),蝽端(《淮南子》高诱注),附蚓、寒蟪、寒蚓(《吴普本草》),蜿螾、引无(《广雅》),曲螾(崔豹《古今注》),曲蟮(《小品方

  • 罗浮柿

    药材名称罗浮柿拼音Luó Fú Shì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叶、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

  • 油桐叶

    《中药大辞典》:油桐叶药材名称油桐叶拼音Yóu Tónɡ Yè别名桐子树叶(《草木便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嫩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

  • 杨栌耳

    《中药大辞典》:杨栌耳药材名称杨栌耳拼音Yánɡ Lú ěr别名杨庐耳(《政和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寄生于杨栌树上的木耳。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