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伽喃香

伽喃香

药材名称伽喃香

拼音Gā Nán Xiānɡ

别名奇南香(《本草乘雅半偈》),琪喃(《宦游笔记》),奇楠(《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瑞香科植物沉香白木香近根部的含有多量树脂的木材。选取沉香中油性(树脂)足、体质重而性糯的木材条块,削去其含油少而色淡的部分。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沉香"条。

性状多呈长方形之条状或块状,外表绿褐色(绿油伽喃香)或紫黑色(紫油伽喃香),油润光滑,很少夹有杂质。锯开后,断面黑褐色或紫黑色,油性重。用刀刮屑,能捻捏成丸。香气浓郁,味苦微辛。

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地。我国海南岛亦产。

伽喃香商品,按形色、品质而分绿油、紫袖、黑油、青丝、金丝及伽喃角等规格。其中以绿油伽喃香和紫油伽喃香品质最优。

性味辛甘,温。

①《本草汇言》:"味辛辣,气温,无毒。"

②《粤海香语》:"味辛而气甜。"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通窍。治胸闷不舒,气滞疼痛,风痰闭塞。功胜沉香

①《本草汇言》:"与沉香同。性气较沉香润缓。能缩二便。"

②《药性考》:"下气辟恶,风痰闭塞,通窍醒神。"

③《纲目拾遗》:"固脾保肾。入汤剂,能闭精固气。"

用法用量内服:锉末或磨汁,3~5分。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浆包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浆包藤药材名称浆包藤别名大果链珠藤来源夹竹桃科浆包藤Alyxia siamensis Craib,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疟疾。用

  • 杜松实

    药材名称杜松实拼音Dù Sōnɡ Shí别名杜松子(《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柏科植物杜松的果实。10月果实成熟时打下,阴干。原形态杜松,又名:崩松、棒儿松、刺

  • 鸭肫衣

    《中药大辞典》:鸭肫衣药材名称鸭肫衣拼音Yā Zhūn Yī别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

  • 螲蟷

    《中药大辞典》:螲蟷药材名称螲蟷拼音Zhì Dānɡ别名土蜘蛛、蛈蝪(《尔雅》),颠蟷虫(《本草拾遗》),蛈母(《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螲蟷科动物螲蟷的全虫。原形态体长椭圆形,长约

  • 蝉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蝉翼藤药材名称蝉翼藤拼音Chán Yì Ténɡ别名五味藤、一摩消、五马巡城、丢了棒、刁了棒、象皮藤来源远志科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

  • 蜡梅花

    药材名称蜡梅花拼音Là Méi Huā英文名Wintersweet Flower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

  • 小叶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叶柳药材名称小叶柳拼音Xiǎo Yè Liǔ别名山杨柳、红梅蜡来源杨柳科小叶柳Salix hypoleuca See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山西、陕西、湖北、四川、

  • 黑皮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皮根药材名称黑皮根拼音Hēi Pí Gēn别名陵水暗罗、落坎薯来源番荔枝科黑皮根Polyalthia nemoralis A.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

  • 地锦草

    《中国药典》:地锦草药材名称地锦草拼音Dì Jǐn Cǎo英文名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卧蛋草、雀儿卧蛋、小虫儿卧蛋来源本品为

  • 岩节连

    《中药大辞典》:岩节连药材名称岩节连拼音Yán Jié Liá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蕨叶人字果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褐色,有多数须根。叶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