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云南山梅花

云南山梅花

药材名称云南山梅花

拼音Yún Nán Shān Méi Huā

英文名Delavay Mockorange

别名西南山梅花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山梅花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adelphus delavayi L. Henry.

原形态云南山梅花 落叶灌木,高2-5m。小枝带紫色,近无毛;树皮褐色,脱落。叶对生;叶柄长约9mm,被长柔毛;叶片卵形至狭卵形,长3-9cm,宽1-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近无毛,下面密生长柔毛。聚伞花序总状或伞房状,长约11cm,具7-11花;花梗长5-6cm,疏被柔毛;萼筒长约3mm,疏被柔毛或白粉,裂片4,紫绿色,近卵形,长约5mm,宽约4mm,先端渐尖,边缘和两面或多或少具柔毛;花瓣白色,菱状阔椭圆形,长约1cm,宽约9cm,先端微缺;雄蕊多数,长4-6mm;子房半下位,花柱长3-5mm,仅上端2裂,或连合至近柱头处,柱头4,长1-3mm。蒴果,4瓣裂。种子小,多数。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3200m的林下、灌丛中或村边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截疟。主跌打损伤;腰肋疼痛,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皮:有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疟疾,挫伤。腰胁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环草

    药材名称环草拼音Huán Cǎo别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

  • 护耳草

    药材名称护耳草别名大奶汁藤、打不死来源萝藦科护耳草Hoya fungi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治风湿跌打,脾肿大,吐血,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吕宋楸毛

    药材名称吕宋楸毛拼音Lǚ Sònɡ Qiū Máo别名吕宋楸荚粉(李承祜《生药学》)。出处李承祜《生药学》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粗糠柴的果实的腺毛及毛茸。采下充分成熟的果实,入布袋中,磨

  • 羊骨

    《中药大辞典》:羊骨药材名称羊骨拼音Yá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

  • 雪里开

    《中药大辞典》:雪里开药材名称雪里开拼音Xuě Lǐ Kāi别名蛇松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雷、拐子药(《湖南药物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莨科植物单叶铁线莲的根或叶。原形态常绿藤

  • 菟葵

    药材名称菟葵拼音Tú Kuí别名莃(《尔雅》),天葵(《本草图经》),棋盘菜(《植物名实图考》),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菟葵的茎叶。夏、秋采收。

  • 白云瓜花

    药材名称白云瓜花拼音Bái Yún Guā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

  • 马尾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尾连药材名称马尾连拼音Mǎ Wěi Lián别名马尾黄连来源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 苦果

    药材名称苦果别名洋苦果、吕宋豆、吕宋果来源马钱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菲律宾、越南、泰国。化学成分含番木大鳖碱等生物碱。性味苦,温。有大毒。功能主

  • 棕树根

    药材名称棕树根拼音Zōnɡ Shù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