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乱角莲

乱角莲

药材名称乱角莲

拼音Luàn Jiǎo Lián

别名六棱椎

出处《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石仙桃块根。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后研粉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假鳞茎长10~15厘米,粗约1~2厘米,六棱形,下大上小,似锥。茎高50~80厘米,基部有叶鞘。叶5~7片,下部的叶较大,长披针形,先端尖。

生境分部生于深山老林内树脚或石缝等阴湿处。分布云南。

性味苦微麻,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风止痛。治消化不良,腹痛,痈疮肿毒,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开水冲,1~2分。外用:酒磨涂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本品有毒,内服时应严格掌握剂量,过量服用可致呕吐腹泻。除对症处理外,可用生姜汁解救。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细果角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果角茴香药材名称细果角茴香拼音Xì Guǒ Jiǎo Huí Xiānɡ别名节裂角茴香,八八打来源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细果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

  • 葱实

    《中药大辞典》:葱实药材名称葱实拼音Cōnɡ Shí别名葱子(《日华子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种植物葱的种子。夏、秋收集成熟果实,晒干,搓取种子,簸去杂质。原形态干燥种子类三角状卵形,

  • 尖叶唐松草

    药材名称尖叶唐松草别名石笋还阳来源毛茛科尖叶唐松草Thalictrum acutifolium (Hand.-Mazz.) Boiv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安徽、江苏除外)。性味苦

  • 覆盆子叶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叶药材名称覆盆子叶拼音Fù Pén Zi Yè别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性味《纲目》

  • 白金果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药材名称白金果榄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

  • 辐射石豆兰

    药材名称辐射石豆兰别名石豆兰、金枣来源兰科辐射石豆兰Bullbophyllum radiatum Lind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广西。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活血。

  • 圆锥花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圆锥花南蛇藤根拼音Yuán Zhuī Huā Nán Shé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藤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大果巴戟

    药材名称大果巴戟拼音Dà Guǒ Bā Jǐ别名扣灯、防己、越南鸡眼藤、白鸡屎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果巴戟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ochinchinensis DC.采收

  • 香槁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槁树药材名称香槁树别名跌打王、香胶树来源樟科香槁树Machilus grijsii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消炎。治跌打瘀

  • 狼杷草

    药材名称狼杷草拼音Lánɡ Pá Cǎo英文名Bur Beggarticks别名乌阶、乌杷、郎耶草、狼反映草、小鬼叉、豆渣草、针包草、引钱包、引线包、狼耻草、切才曼巴、叉子草、老蟹叉、田边菊、鬼叉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