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乌毛蕨贯众

乌毛蕨贯众

药材名称乌毛蕨贯众

拼音Wū Máo Jué Guàn Zhònɡ

别名青蕨倪、大英雄、大蕨锯草、铁蕨、黑蕨猫、铁蕨黑蕨猫、黑狗脊、龙船蕨、大凤尾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echnum orientale L.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挖根茎,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2m。根茎直立,粗壮,木质,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暗褐色光亮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棕禾秆色,坚硬,上面有纵沟,沟两侧有瘤状气囊体疏生,向上无鳞片;叶片革质,长阔披针形,长50-120cm,宽25-40m,一回羽状;羽片多数,下部数对缩短,最下部的突然缩小成耳片,中部羽片长15-25(-40)cm,宽1-2rm,线状披针形,基部圆或楔形,无柄,全缘;侧脉细而密,通常分叉,孢子囊群线形,沿中脉两侧着生;囊群盖同形,开向中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300m的山坡灌木丛中或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呈圆柱形或棱柱形,上端稍大,长10-20cm,直径5-6cm;棕褐色或黑褐色。根茎直立,粗壮,密被有空洞的叶柄残基及须很和鳞片,叶柄残基扁圆柱形,表面被黑褐色伏生的鳞片,脱落处呈小突起,粗糙;质坚硬,横断面多呈空洞状,皮部薄,有10余个点状维管束,环列,内面2个稍大。叶柄基部较粗,外侧有一瘤状突起,簇生10余条须根。气微弱而特异,味微涩。

2.显微鉴别 叶柄横切面:类三角形,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基本组织中有8-9个类圆形、环状排列的分体中柱;周韧型维管束。

根茎横切面:形状不规则,常呈多角形,基本组织中有8-11个分体中柱,大小不一,大的呈长圆形、棒形、“V”形,小的类圆形,环列;周韧型维管束。

化学成分根茎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类脂(lipids)1.30%,甾醇类(sterol)0.10%,其中有:5-胆甾烯醇(cholest-5-enol),24α-乙基-5-胆甾烯醇(24α-ethylcholest-5-enol),24α-乙基-5,22-胆甾二烯醇(24α-ethylcholest-5,22-dienol),24α-及24β-甲基-5-胆甾烯醇(24α-&24β-methylcholest-5-enol),24-甲基-5,22-胆甾二烯醇(24-methylcholesta-5,22-dienol)。

药理作用体外试验:乌毛蕨贯众有较强抗腺病毒(Ad3)活性。乌毛蕨贯众13.3g/kg灌胃稍有缩短家兔凝血酶原时间。

鉴别(1)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3g,加水30ml,加热提取30min,滤过,滤液加盐酸酸化,用乙醚提取3次,合并滤液,浓缩至干,加氯仿2ml溶解,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冰醋酸(80:20:2.5)展开,先喷以新配的0.5%牢固蓝B盐(fast blue B salt)溶液,再喷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绵马酸类显橙红色斑点。

(2)取本品横切面片,滴加1%香草醛乙醇溶液及浓盐酸,镜检,可见细胞间隙的内生腺毛显红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驱虫。主感冒;头痛;腮腺炎;痈肿;跌打损伤;鼻衄;吐血;血崩;带下;肠道寄生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

临床应用乌毛蕨贯众注射液:取乌毛蕨根茎水煎,煎液浓缩成稠膏状,加95%乙醇反复沉淀3-4次后,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稀释,再加中性醋酸铅沉淀,冷藏,过滤,滤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除铅后,以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7,再用0.2%活性炭脱色,过滤,加注射用水至所需量,精滤灌封,于100℃灭菌30分钟,每支2ml(相当于原药5g)。为子宫收缩剂,用于人工流产或产后子宫复原欠佳者,肌内注射每次1-2支。[《中草药通讯》1970,(5-6):35]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铜矿

    《中药大辞典》:紫铜矿药材名称紫铜矿拼音Zǐ Tónɡ Kuànɡ出处《药性考》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斑铜矿的矿石。原形态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状,也有呈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状的,但极

  • 双肾子

    《中药大辞典》:双肾子药材名称双肾子拼音Shuānɡ Shèn Zǐ别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齿片鹭兰的块

  • 海螺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螺药材名称海螺拼音Hǎi Luó别名瓷螺、交螺、海窝窝、海牛牛来源骨螺科动物红螺Rapana thomasiana Crosse的贝壳。洗净晒干。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制

  • 小叶蛇总管

    药材名称小叶蛇总管拼音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别名山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盘龙七、母猪花头(《云南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

  • 炙黄芪

    药材名称炙黄芪拼音Zhì Huánɡ Qí英文名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

  • 小漆树

    药材名称小漆树拼音Xiǎo Qī Shù别名山漆树、铁象杆、野漆树来源漆树科小漆树Rhus delavayi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

  • 竹根七

    《中药大辞典》:竹根七药材名称竹根七拼音Zhú Gēn Qī别名竹根参、竹节七、牛尾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取根茎晒干。

  •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quo

  • 姬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姬蕨药材名称姬蕨别名冷水蕨来源蕨类姬蕨科姬蕨Hypolepis punctata (Thunb.) Mett.,以全草、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

  • 狗尾巴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尾巴参药材名称狗尾巴参拼音Gǒu Wěi Bɑ Shēn别名距花万寿竹、倒竹散来源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距花万寿竹Disporum calcaratum D. Don,以根状茎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