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两色鳞毛蕨

两色鳞毛蕨

药材名称两色鳞毛蕨

拼音Liǎnɡ Sè Lín Máo Jué

英文名Bisset Wood Fern

别名两色耳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bissetiana(Bak.) C.Chr.[Nephrodium bissetianum Ba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叶及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25cm,深禾秆色,向上到叶轴和羽轴下面疏生较小的鳞片,鳞片两色,其基部棕色,上部黑色或黑褐色,钻状披针形,基部阔圆形;叶片厚纸质,卵状披形,长15-25cm,宽10-15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三回羽裂;羽片8-12对,互生,有短柄,三角状披针形,基部的长7-8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二回羽裂;基部羽片的小羽片披针形,基部下侧1片最大,长达3cm,羽裂,其余向上逐渐缩短;裂片狭长圆形,先端钝尖,全缘或波状;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背生于小脉近先端;囊群盖圆肾形,褐色,边缘较薄,常向上反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00m的山谷林下或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陕西、宁夏、甘肃、四川。

化学成分根茎含绿三叉蕨素 Bp. PP (margaspidinBP. PP)、绵马酸、白三叉蕨素、黄三叉蕨酸。

性味苦;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预防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有清热解毒的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醋林子

    药材名称醋林子拼音Cù Lín Zi别名红檬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Thunb.)Maxim.[Crataegus glabr

  • 椰根

    药材名称椰根拼音Yē Gēn别名椰子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树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或剥取根皮,洗净,切段,晒干。

  • 黍米

    《中药大辞典》:黍米药材名称黍米拼音Shǔ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夏,秋采收。原形态黍(《诗经》)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叶鞘松

  • 金线鱼

    《中药大辞典》:金线鱼药材名称金线鱼拼音Jīn Xiàn Yú别名洞鱼、波罗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长而侧扁

  • 鲫鱼脑

    《中药大辞典》:鲫鱼脑药材名称鲫鱼脑拼音Jì Yú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脑髓。功能主治《仁斋直指方》:"治耳聋,鲫鱼脑一合,以竹筒子盛蒸之,冷灌耳中。&

  • 黄芪

    《中国药典》:黄芪药材名称黄芪拼音Huánɡ Qí英文名RADIX ASTRAGALI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

  • 大麦

    《中药大辞典》:大麦药材名称大麦拼音Dà Mài别名麰(《广雅》),倮麦,麰麦(陶弘景),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

  • 岩豆藤花

    药材名称岩豆藤花拼音Yán Dòu Ténɡ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岩豆藤根"条。功能主治治鼻衄。

  • 蓖麻根

    《中药大辞典》:蓖麻根药材名称蓖麻根拼音Bì M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4,6,8-酸甲酯、十三烯-1-五炔-3,

  • 山枇杷叶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叶药材名称山枇杷叶拼音Shān Pí Pá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叶片。性味性平,味涩,无毒。功能主治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