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三楞筋骨草

三楞筋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楞筋骨草

药材名称三楞筋骨草

拼音Sān Lénɡ Jīn Gǔ Cǎo

别名高杆珍珠

来源莎草三楞筋骨草Scleria terrestris (L.)Foss.[S. elata Thw.],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除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筋骨痛,瘫痪,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三楞筋骨草

药材名称三楞筋骨草

拼音Sān Lénɡ Jīn Gǔ Cǎo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莎草科植物高秆珍珠全草。夏、秋季采全草,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状茎木质而匍匐,被紫色鳞片,秆散生,三棱形。叶线形,长30~40厘米,宽6~lO毫米,稍粗糙;叶鞘纸质,近秆基部的鞘紫红色,鞘端有裂齿3,无翅,在秆中部的鞘具1~3毫米宽的狭翅;叶舌半圆形而短,被紫色髯毛。圆锥花序由顶生和1~3个相距梢远的侧生枝圆锥花序组成;花序轴与分枝被疏柔毛;小苞片刚毛状;小穗多数,单生,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紫褐色,单性;雄小穗鳞片厚膜质,下部的几片具龙骨状突起,有锈色条纹;雄花具雄蕊3枚;雌小穗常生于分枝基部,鳞片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雌蕊柱头3裂。小坚果球形或近卵形、钝三棱形,先端微尖,白色或淡褐色,表面具四至六角形的网纹,被微毛。抽穗期6~8月。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路旁、山坡等干燥或潮湿的地方。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除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筋骨痛,瘫痪、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三楞筋骨草

药材名称三楞筋骨草

拼音Sān Lénɡ Jīn Gǔ Cǎo

英文名All grass of Highstalk Razorsedge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高秆珍珠茅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leria terrestris(L.)Fassett[Zizania terrestris L.;S.elata Thw;S.doederleiniana Bockl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高秆珍珠茅,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状茎木质,被紫色鳞片。秆散生,三棱柱形,直径4-7mm。叶线形,长30-40cm,宽6-10mm,基部叶鞘先端具3齿,中部的具宽翅。圆锥花序由顶生和1-3个相距稍远的侧生圆锥花序组成,序轴被短毛,支圆锥形,长3-4mm,紫褐色,单性;雄小穗鳞片长2-3mm;雌小穗生于分枝基部,鳞片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4mm,有绿色龙骨状突起;雄花有3雄蕊;雌花子房有柱头3。小坚果球形,淡褐色,表面有4-6多角形网纹,横纹上有断续的褐色短硬毛;下位盘3浅裂,黄色,直径约1.8mm,边缘反折。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田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透疹。主风湿痹痛;瘫痪;跌打损伤;小儿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裂叶犁头尖

    药材名称三裂叶犁头尖别名土半夏来源天南星科三裂叶犁头尖Typhonium trilobatum (L.) Schott,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寒,消肿,止痛。摘

  • 刺叶苏铁

    药材名称刺叶苏铁拼音Cì Yè Sū Tiě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华南苏铁的根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umphii Miq.原形态树干圆柱形,高4-8m,稀达15m。上部有残存的

  • 蒲桃根皮

    药材名称蒲桃根皮拼音Pú Táo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蒲桃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jambos (L.)Al-sto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乘鲜剥取根皮,

  • 女贞叶

    《中药大辞典》:女贞叶药材名称女贞叶拼音Nǚ Zhēn Yè别名冬青叶(《海上方》),土金刚叶、爆竹叶(《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纲目》来源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叶片,全年可采。性味《纲目》:&

  • 黑沙蒿子

    《中药大辞典》:黑沙蒿子药材名称黑沙蒿子拼音Hēi Shā Hāo Zǐ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种子。功能主治利尿。治小便不利。复方治尿闭:黑沙蒿子五钱。水煎,冲红糖三至五钱,温服。

  • 小灰包

    药材名称小灰包别名小马勃、小马庇包、小药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sch ex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雨后,产生在草地上。分

  • 砂茴香子

    药材名称砂茴香子拼音Shā Huí Xiānɡ Zǐ英文名Ferula bungeana Kitan.别名沙前胡籽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rul bungean

  • 黄果茄

    《中药大辞典》:黄果茄药材名称黄果茄拼音Huánɡ Guǒ Qié别名黄水茄、黄打破碗、刺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野茄果、大苦果(《云南经济植物》)。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 斑鸠

    《中药大辞典》:斑鸠药材名称斑鸠拼音Bān Jiū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原形态山斑鸠,

  • 猪肉

    《中药大辞典》:猪肉药材名称猪肉拼音Zhū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肉。原形态猪(《尔雅》),又名:豕(《诗经》),豨(《庄和),豚(《周礼》),彘(《尔雅》)。躯体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