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三丫苦叶

三丫苦叶

药材名称三丫苦叶

拼音Sān Yā Kǔ Yè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芸香科植物三丫苦。随时可采。

原形态三丫苦(《岭南采药录》),又名:三叉虎、斑鸠花、三枝枪三叉苦、三丫虎、三拜苦、小黄散、消黄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树皮灰白色,不剥落;嫩芽具短毛,余秃净。叶对生;指状复叶,叶柄长4.5~8厘米;小叶3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纸质,先端长尖,基部渐狭而成一短柄,全缘。花单性,圆锥花序,腋生,有近对生而扩展的分枝,被短柔毛;小苞片三角形;花萼4,矩圆形,长不及1毫米,具短毛;花瓣4,黄色,卵圆形,长不及1.5毫米;雄花的雄蕊4枚,长过花瓣1倍;雌花的子房上位,4室,被毛,花柱有短毛,柱头4浅裂。果由4个分离的心皮所成,直径4~6毫米,间有发育不健全的1~3个心皮。种子黑色,圆形,径约3毫米,光泽。花期5~6月间。果期11~12月。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三叉虎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山谷,溪边,林下。分布我国南部各地。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性味苦,寒。

①《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寒。"

②《广西中药志》:"苦微辛,凉,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疸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疮疡。

①《岭南采药录》:"清热毒。治跌打发热作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祛风湿,止痒。治跌打损伤,疮疡,疟疾。"

③《广西中药志》:"治风湿骨痛,感触痧气。"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防治流感,流脑,乙型脑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疸型肝炎,虫蛇咬伤,疖肿,湿疹,皮炎,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6~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脑炎初期:三叉苦叶二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外感痧气:三丫苦叶二至三两,煲水分数次服。(《广西中药志》)

③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鲜三丫苦叶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虫蛇咬伤,疖肿,跌打,扭伤:三丫苦鲜叶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耳内生疖:主丫苦鲜叶捣烂取汁,滴耳。(《广西中草药》)

⑥治创伤,止血埋口:三丫苦叶适量,捣烂外敷。(《广西中药志》)

⑦解钩吻中毒:三丫苦叶,干者用二两,生者酌加,煎水服。(《岭南草药志》)

⑧治鼠咬伤发作,引起淋巴腺肿:三丫虎叶二钱,黄糖酌量,共捣烂冲滚水服,连服数次。外用黑叶荔枝肉敷患处,连敷数次。(《岭南草药志》)

⑨治湿疹、皮炎、痔疮:三丫苦叶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白花苏

    《中药大辞典》:小白花苏药材名称小白花苏拼音Xiǎo Bái Huā Sū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独脚金的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簇生或单生,高20~50厘

  • 绛梨木根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根药材名称绛梨木根拼音Jiànɡ Lí Mù Gēn别名嚼连根、孟子根(《分类草药性》),黑龙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包金、鹿角刺根(《贵阳民

  • 臭节草根

    《中药大辞典》:臭节草根药材名称臭节草根拼音Chòu Jié Cǎo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臭节草的根功能主治捣浆,洗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臭节

  • 釜脐墨

    药材名称釜脐墨拼音Fǔ Qí Mò别名月下灰(《补缺肘后方》),釜下墨(《千金方》),釜月中墨(《四声本草》),铛墨(《开宝本草》),釜底墨(《本草图经》),锅底墨(《普济方》),

  • 羊肌藤

    药材名称羊肌藤拼音Yánɡ Jī Ténɡ别名老鼠吹箫、风藤草、鸡舌头叶来源清风藤科羊肌藤Sab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江西、云

  • 石蔓藤

    药材名称石蔓藤拼音Shí Màn Ténɡ别名牛儿藤、大鸭公藤来源鼠李科石蔓藤Berchemia hypochrysa Schneid.,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

  • 大红花点地梅

    药材名称大红花点地梅拼音Dà Hónɡ Huā Diǎn Dì Méi别名点地梅、绿棱点地梅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景天点地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bulleyanaG.

  • 绒毛诃子

    药材名称绒毛诃子来源使君子科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以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敛肺,降气

  • 烟管蓟

    药材名称烟管蓟拼音Yān Guǎn Jì别名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蓟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pendulum Fisch.ex DC. [C. falcatum Tu

  • 大芒萁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芒萁药材名称大芒萁别名大羽芒萁来源蕨类里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性味微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