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黑根药

黑根药

药材名称黑根药

拼音Hēi Gēn Yào

别名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除去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狗舌紫菀多年生草本,高16-50cm。根茎粗壮。茎直立,常单生,有棱,被开展的长粗毛,上部有花枝及较疏的叶。基部叶较小;下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匙形,长5-18cm,宽1.4-4cm,先端钝或近圆形,下部渐狭成具翅的短柄,边缘疏或密的浅齿;中部及上部的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cm,宽0.3-2cm,先尖或圆形,基部狭或圆形而半抱茎,有疏齿工全缘,两面或上面被密糙毛,下面沿脉有密长毛;中脉粗壮,侧脉4-6对。头状花序2-6个有时8个,伞房排列;花序梗长1.5-7cm,有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苞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外层长7-10mm,背面有疏粗毛;内层长10-11mm,背面无毛或仅沿中脉和紫绿色顶部有毛,各层长缘宽膜质;舌状花约20个,舌片淡紫色;管状花黄绿色,有疏短毛;花柱附片线状披针形;冠毛2层,外层极短,白色,内显浅红褐色,有不等长的微糙毛。瘦果长圆形,稍扁,除外肋外,背面有2-3肋,内面有1-2肋,被腺点。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000m的高山山谷坡地、针林林下及山顶石砾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西部及西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肢气肿痛;胃脘疼痛;疮疡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虎耳草

    《中药大辞典》:大虎耳草药材名称大虎耳草拼音Dà Hǔ ěr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毛。茎直立,高约20厘米,肉质,疏

  • 虎掌草叶

    药材名称虎掌草叶拼音Hǔ Zhǎnɡ Cǎo Yè别名虎掌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虎掌草和小花虎掌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ex DC.

  • 粉团花

    药材名称粉团花拼音Fěn Tuán Huā别名绣球(《鲜芳谱》),玉粉团(《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花。原形态①圆锥绣球,又名:水亚木、圆锥八

  • 山苍子叶

    药材名称山苍子叶拼音Shān Shēnɡ Z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cubeba(Lour.)Pers.[Laurus cubeba Lour.]

  • 淡竹壳

    《中药大辞典》:淡竹壳药材名称淡竹壳拼音Dàn Zhú Ké别名淡竹箨(《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之箨。功能主治《纲目拾遗》:"能去目翳

  • 细穗爵床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穗爵床药材名称细穗爵床拼音Xì Suì Jué Chuánɡ来源爵床科细穗爵床Justicia leptostachya Hemsl.,以

  • 车前状垂头菊

    药材名称车前状垂头菊别名车前叶点头菊来源菊科车前状垂头菊Cremanthodium plantagineum Maxim., f. ellisii (Hook. f.) Goo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斑蝥

    《中国药典》:斑蝥药材名称斑蝥拼音Bān Móu别名花斑蝥、花壳虫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

  • 大叶马尾连

    《中药大辞典》:大叶马尾连药材名称大叶马尾连拼音Dà Yè Mǎ Yǐ Liá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叶唐松草的根及根茎。原形态大叶唐松草,又名:蓝蓬

  • 青羊角

    药材名称青羊角拼音Qīnɡ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角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镇静,退热,明目,止血。主治小儿惊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