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羊角

黄羊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别名蒙古瞪铃、蒙古原羚

来源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镑丝用。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用于小儿感冒高热,小儿惊风,中风,瘟病发热。

用法用量1~3钱,水煎2~3小时。

备注(1)黄羊油治痔疮,用适量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

黄羊角水煎液4克/公斤灌胃,使人工发热的家兔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恢复正常,而2克/公斤灌胃,则作用甚微。

②抗惊厥作用

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克/公斤及0.2克/公斤,对苯甲酸钠咖啡因(淋巴腔注射15毫克/只)所致的惊厥能显着的减少惊厥率,并增加恢复率,而对硝酸士的宁性的惊厥(淋巴腔注射0.06毫克/公斤)则不能降低惊厥率,但能非常显着的增高恢复率。黄羊角水煎液给小鼠灌胃10克/公斤,对苯甲酸钠咖啡因(皮下注射600毫克/公斤)所致的惊厥,不能减少惊厥率和增加恢复率,对硝酸士的宁(皮下注射1毫克/公斤)所致的惊厥,虽能减少惊厥率和增高恢复率,但都不显著。

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0.2克/只,能非常显著地加强苯巴比妥钠(腹腔注射4毫克/只)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克/公斤及4克/公斤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次,能加强苯巴比妥钠的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80克/公斤,未见有毒性反应,观察3天亦无死亡。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药》:"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复方治小儿感冒发热:黄羊角二钱。水煎三小时,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十次服,每日三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羊角

药材名称黄羊角

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

英文名Mongolian gazelle horn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

采收和储藏:一般冬季捕猎后,将角从基部锯下,干燥。

原形态黄羊,中等大小偶蹄动物。成兽体长超过1.1m,体重可达30kg左右。鼻面较宽, 耳较短,颈细长,颊无面纹。雄羊角一对,角短较直。除角尖外,均有明显的环棱,角尖向内弯。角因个体差异而有变化。雌羊无角,但相当于角的部位有明显突起。四肢较细,后肢略长于前肥。臀部有白斑。尾短,长仅8-10cm。其冬毛厚而色浅,全身为浅红棕色,杂有白色长毛伸出;腹毛白色,臀部白斑极为显着。夏毛浅棕黄色,吻鼻部略带棕色,尾亦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草原丘陵和半荒地带。具集群性,奔跑甚速。以禾本科植物及豆科牧草为主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锥形而侧扁,略呈“S”形,长约2cm。表面来棕色或灰黑色,不甚光滑,除先端外,角中下部均有等距的椭圆形环脊17-20个,其下部间距较密,约5mm,环脊的一侧较平坦,不连成环状。内有骨塞,透明。气味弱。

显微鉴别,黄羊角纵切片:用10%氢氧化钾处理后装片,组织强胞呈淡棕色或灰棕色,细胞内含少量灰色或棕色色素颗粒,常相聚成团或相连成丝状。

粉末特征:淡棕色。与羚羊极相似。惟基本角质细胞含棕色或灰棕色色素颗粒。

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黄羊角水煎液4g/kg灌胃,使人工发热的家兔于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6小时后恢复正常,而2g/kg灌胃,则作用甚微。

2.抗惊厥作用:给蟾蜍淋巴腔注射其水煎液0.1g/kg及0.2g/kg,对苯甲酸钠咖啡因(淋巴腔注射15mg/只)所致的惊厥能显着的减少惊厥率,并增加恢复率,而对硝酸士的宁性的惊厥(淋巴腔注射0.06mg/kg)则不能降低惊厥率,但能非常显着的增高恢复率。黄羊角水煎液给小鼠灌胃10g/kg,对苯甲酸钠咖啡因(皮下注射600mg/kg)所致的惊厥,不能减少惊厥率和增加恢复率,对硝酸士的宁(皮下注射 1mg/kg)所致的惊厥,虽能减少惊厥率和增高恢复率,但都不显着。此外,蟾蜍淋巴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0.2g/只,能非常显着地加强苯巴比妥钠(腹腔注射4mg/只)的毒性而使蟾蜍死亡。水煎液2g/kg及4g/kg给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7次,能加强苯巴比妥钠的毒性。小鼠腹腔注射黄羊角水煎液80g/kg,未见有毒性反应,观察3天亦无死亡。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温热病高热神昏痉厥;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惊风;中风;青盲内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可用至30-50g;或研末冲。

复方治小儿感冒发热: 黄羊角二钱。水煎三小时,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分十次服,每月三次。(《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吉林中草药》: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通草

    药材名称刺通草拼音Cì Tōnɡ Cǎo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

  • 杨树花

    药材名称杨树花拼音Yánɡ Shù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pulus tomentosa Carr.2.Populus c

  • 伯乐树

    药材名称伯乐树拼音Bó Lè Shù别名山桃树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钟萼木科植物钟萼木的树皮。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粗壮,其上

  • 鸡枞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枞药材名称鸡枞拼音Jī Zōnɡ别名鸡枞蕈、鸡菌、鸡堫、鸡宗、鸡肉丝菇、伞把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鸡枞Collybia albuminosa (Berk.)Petch。

  • 榆拟层孔菌

    药材名称榆拟层孔菌拼音Yú Nǐ Cénɡ Kǒnɡ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榆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ulmaria(Sow.ex Fr.)Bond.e

  • 三角咪

    《中药大辞典》:三角咪药材名称三角咪拼音Sān Jiǎo Mī别名山板凳(《贵州草药》),宿柱三角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黄杨科植物宿柱三角咪的根茎或全草。夏、秋采收。洗净,

  • 透茎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茎冷水花药材名称透茎冷水花别名美豆、直苎麻来源荨麻科透茎冷水花Pilea mongolica Wedd.,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至华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利尿解热,

  • 雀梅藤叶

    药材名称雀梅藤叶拼音Què Méi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a (Osbeck) Johnst.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geretia thea

  • 铧头草

    《中药大辞典》:铧头草药材名称铧头草拼音Huá Tóu Cǎo别名地黄瓜(《分类草药性》),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烙铁草、犁头草(《重庆草药》)。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堇菜科

  • 鸡内金

    《中国药典》:鸡内金药材名称鸡内金拼音Jī Nèi Jīn别名鸡肫皮来源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