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三十八。即蛭食。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罨,掩覆(掩盖)之意。以水或药汁掩覆局部的方法。罨时不断更换,以达到降温、消炎、止痛和止血目的。分冷罨和热罨两种,各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病证名。《灵枢·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人卒然无声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即卒失音。见该条。
医话著作。6卷(一作7卷)。明·黄承昊撰。初刊于1635年。黄幼年多病,自称“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遂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题名为《折肱漫录》。书中记录了黄氏亲身阅历,分
出《名医别录》。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百眼藤之别名,详该条。
详瘴条。
病名。见《普济方》卷六十。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详紧喉风条。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