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素问·刺疟》:“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谓譩譆。”
出《本草图经》。即虎刺,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养生目录》一卷。
【介绍】:见李调条。
【生卒】:1614~?【介绍】:明末清初医家。字丽京,一字景宣,号讲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六七岁即能诗,及长为贡生,文名振于时,为“西泠十子”之一。因自疗母疾而知医。明亡,于
出《素问·缪刺论》。指足的第五趾。
见《本经逢原》。即常参,详该条。
指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五个(背)俞穴。《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所指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五穴。因这些穴位与五脏之气相通,故名。临床上具有诊察和治疗本脏病证的作用。
胁肋。《灵枢·本脏》:“广胸反骹者,肝高。”张志聪注:“骹者,胸胁交分之扁骨内膈,前连于胸之鸠尾,旁连于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
出《灵枢·邪客》。即拘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