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小贯众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竹茹,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证名。见《外科启玄》卷十一。又名蠹肉。系疮口肉芽组织生长过度,长期不愈的病证。多因疮口换药不及时或局部用药不当刺激疮面所致。古方用乌梅肉捣烂外贴;或乌梅烧灰,少加轻粉敷之;或用远志末酒调涂之。更有用硫
见《本草经集注》。为决明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类证活人书条。
证名。指两足软弱,行走时收引无力,举步艰难。《灵枢·经脉》:“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因脾肾气虚,精血不足所致。本证
见《广州植物志》。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尿道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