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皮部论》。太阴经之阴络。名关蛰。详该条。
①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山扁豆之别名。②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地榆之别名。各详该条。
指子时。《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参十二时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转注。《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转疰者,死又易傍人,转注之状,与诸疰略同。以其在于身内,移转无常,故以为转疰也。”又:“转相染易,梦寐氛氲,肌体羸瘦,往来寒热,默默烦闷,欲寐不能,手足热,不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状如水泡,四周红赤,中间一点黑,坚硬如石,痛不可忍,破后流血水。用土牛膝捣烂入盐少许和匀外敷或用洪宝膏蜜调敷之。此证乃皮肤热毒,只用外治常可愈。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即赤丹。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系指听力良好,示肾气充足。参见耳目聪明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