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马齿

马齿

《中药大辞典》:马齿

药材名称马齿

拼音Mǎ Chǐ

别名马牙(《本草拾遗》)

出处《别录》

来源马科动物牙齿

性味《纲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惊痫,疔疮,牙痛。

①《别录》:"主小儿马痫。"

②《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

③《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0.5~1钱;或以水磨汁。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疔肿未破:白马齿烧灰。先以针刺破乃封之,用湿面围肿处,醋洗去之,根出。(《肘后方》)

②治赤根疔:捣马牙齿末,腊月猪脂和敷之,拔根出,亦烧灰用。(《千金方》)

③治虫牙作痛:马牙一枚煅热,投醋中七次,待冷含之。(《唐瑶经验方》)

④治内痈未作头者:马牙灰和鸡子涂之,干则易。(《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齿

药材名称马齿

拼音Mǎ Chǐ

英文名Horse teeth

别名马牙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牙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敲取牙齿,洗净,晒干。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镇惊熄风;解毒止痛。主小儿惊痫;疔疮痈疽;龋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1-3g;或以水磨汁。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别录》:主小儿马痫。

2.《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

3.《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仙顶梨

    药材名称仙顶梨拼音Xiān Dǐnɡ Lí别名苦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仙顶梨的果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粗糙或细纵裂;小枝灰黄色,散生皮孔。叶卵圆形

  • 罗勒子

    《中药大辞典》:罗勒子药材名称罗勒子拼音Luó Lè Zǐ别名兰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饮片新参》)。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果实。9月间采收,筛去泥沙杂质(

  • 脉耳草

    药材名称脉耳草拼音Mài ěr Cǎo别名大黑节草、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丹、四棱草来源茜草科脉耳草Hedyotis costata Roxb.[Oldenlandia costa

  • 柠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柠条药材名称柠条拼音Nínɡ Tiáo别名马集柴、老虎刺来源豆科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 Fu et Keng,以根、花、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

  • 昆明鸡脚黄连

    药材名称昆明鸡脚黄连拼音Kūn Mínɡ Jī Jiǎo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鸡脚刺、三棵针(《云南中草药》),鸡脚黄连(《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

  • 毛大丁草根

    《中药大辞典》:毛大丁草根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根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 Gēn别名白头翁(《滇南本草》),白花白头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兔耳风根(《贵阳民间药草》)

  • 毛刺果藤

    药材名称毛刺果藤拼音Máo Cì Guǒ Ténɡ英文名root of Pilous Buttneria别名野枇杷藤、粗毛刺果藤。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粗毛刺果藤的茎、叶

  • 贴骨散

    药材名称贴骨散拼音Tiē Gǔ Sàn别名拦路虎、粘娘娘、猪尾巴、大琉璃草来源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琉璃草Cynoglossum zeylanicum (Vahl)Thunb. ex Lehm.

  • 砗磲

    《中药大辞典》:砗磲药材名称砗磲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

  • 拟缺香茶菜

    药材名称拟缺香茶菜拼音Nǐ Quē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野紫苏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缺香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xcisoides(Su ex C.H.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