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香毛草

香毛草

药材名称香毛草

拼音Xiānɡ Máo Cǎo

别名香草仔、小香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败酱科植物小缬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leriana tangutica Batal.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缬草多年生细弱小草本,高10-15(-20)cm。全株无毛。根状茎稍呈圆柱形,斜升,有强裂得气,顶端包有膜质纤维状老叶鞘。基生叶柄长达5cm;叶心状宽卵形或长方状卵形,长1-4cm,宽约1cm,全缘或大头羽裂,顶裂片圆或椭圆形,长、宽约1cm,全缘,两缘;茎上部叶羽状3-7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全缘。半于形的聚伞花序顶生,直径1-2cm;小苞片披针形,边缘膜质;花萼肉卷,花白色或有时粉红色;花冠细筒状漏斗形,长5-6mm,花冠5裂,裂片倒卵形;雄蕊3,稍伸出;雌雄蕊近等长,均伸出花冠之外;子房下位,椭圆形。瘦果先端有羽状冠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600m的山沟或潮湿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粗短,生多数细根,根直径不足1mm,表面棕黄色,具纵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3-5全裂,顶端叶片较大,先端微凹,全缘,侧裂片较小,疏离;叶片薄而脆。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或棕黄色。瘦果长圆形,扁平。气芳香,味微苦。

以叶多、色绿、根粗壮、色黄、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止血;散瘀;止痛。主咳嗽;咳血;吐血;衄血;崩漏下血;风湿痹痛;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藻

    药材名称大叶藻拼音Dà Yè Zǎo别名海带、海马蔺、海草、海带草出处1.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云:“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按所述即为眼子菜科大叶藻属植物大叶藻 Zostera ma

  • 辣根草

    药材名称辣根草拼音Là Gē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长白瑞香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phne koreana Nakai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长白瑞香落叶

  • 鸡麻

    《中药大辞典》:鸡麻药材名称鸡麻拼音Jī Má别名双珠母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鸡麻的果实及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3米。茎直立,光滑,散生皮孔;小枝开展,无毛。叶对生,卵

  • 香唐松草

    药材名称香唐松草拼音Xiānɡ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马尾黄连、土黄连、马尾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香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foetidum L.采收

  • 滇南杭子梢

    药材名称滇南杭子梢拼音Diān Nán Hánɡ Zǐ Shāo别名干枝柳、三叶豆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嫩枝有棱角,被细柔毛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樱桃根

    《中药大辞典》:樱桃根药材名称樱桃根拼音Yīnɡ Táo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根,9~10月采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重庆草药》:&

  • 白杨树

    药材名称白杨树拼音Bái Yánɡ Shù别名响叶杨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团叶杨的皮及叶。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灰白色,枝

  • 粉条儿菜

    药材名称粉条儿菜拼音Fěn Tiáo ér Cài别名肺筋草、小肺筋草[四川]、金线吊白米、蛆儿草、蛆芽草来源百合科肺筋草(粉条儿菜)属植物肺筋草Aletris spic

  • 花荵

    《中药大辞典》:花荵药材名称花荵拼音Huā Rěn别名电灯花(《内蒙古中草药》),灯音花儿(蒙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