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饥不欲食

饥不欲食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感觉饥饿而又不想进食。病在胃、肾。有因胃虚有热所致者,宜六君子汤加黄连;有因肾阴虚虚火乘胃者,宜六味丸肉桂五味子;亦有热病余热未尽者,亦知饥不食,脉多虚大,可用人参白虎汤(《张氏医通》卷九)。“针灸饥不欲食有二法,其一清胃,经云胃者水谷之海,其腧上在气冲,下至三里,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审守其腧,调其虚实是也;其二取肾,经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心若悬,若饥状,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证治准绳·杂病》)。

猜你喜欢

  • 刘三点脉诀

    见脉诀条。

  • 巨阙

    经穴名。代号RN14。出《脉经》。属任脉。心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千金要方》)。一说在脐上6.5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心胸痛,胃脘痛,呃逆,反胃

  • 耳脉

    经脉别名。即手少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耳温(脉):起于手北(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动则病:耳聋,辉煇朜朜,嗌种(肿)。是耳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渍(眦)痛,颊痛,

  • 吴蒙斋

    【介绍】:见吴恕条。

  • 五物香薷饮

    见《医方集解》。即五物香薷汤,见该条。

  • 酱瓣草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

  • 大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一。即脑疽。见该条。

  • 金顶龙芽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 薢宝叶

    出《汉英韵府》。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

  • 胡椒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