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

  • 食疗本草

    内容卷上盐石燕黄精甘菊〈平〉天门冬地黄〈微寒〉薯蓣(山药)白蒿〈寒〉决明子〈平〉生姜〈温〉苍耳〈温〉葛根栝蒌(瓜蒌)燕子(通草)〈平〉百合〈平〉艾叶蓟菜(小蓟)恶食(牛蒡)海藻昆布紫菜船底苔干苔香(小

  • 食疗本草

    书名。书目见《旧唐书·艺文志》。3卷。唐·孟诜撰。本书为记述可供食用、疗病的本草专著。据《嘉祐本草》记载:“张鼎(唐·开元间人)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归为二百二十七条,皆说食药治病之效”。原书已佚,

猜你喜欢

  • 小犀角丸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犀角、青皮、黑牵牛子(半生、半炒)、陈皮各一两,连翘五钱。为细末,用皂角二枚去皮弦子,泡搥以布包取汁一碗许,又用新薄荷二斤研取汁,同熬成膏,以前药末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 柳椹

    出《岣嵝神书》。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 钻牙疳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又名攒牙疳、攒齿疳。多由肝胃二经热毒炽盛,复感风邪而发。多见于小儿。《喉科心法》卷上:“生于牙根,不分上下,初起齿痛,牙根肉内忽透一骨,似牙尖锐,疼痛异常……小儿多

  • 青龙摆尾

    ①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又名苍龙摆尾。其法进针得气后,斜刺向病所,持针勿转,不进不退,然后向左右慢慢摆动针柄,如扶船舵状。一说“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浅部),持针摇而按之”(《针灸问对》

  • 鬼箭

    病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即鬼箭风。详该条。

  • 肥人

    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出《灵枢·卫气失常》。其肩肘髀膝高起处的肌肉坚实,皮肤丰满。后世一般将身体肥胖者称为肥人,并认为“肥人多湿痰”(《张氏医通》引李士材语)。

  • 大肠实热

    即大肠经实热。《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实热也。”治宜苦寒攻下。

  • 透关射指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焰消

    见《土宿本草》。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 悸心痛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心痛兼悸者。多因病久气血虚损,心脾失养所致。《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岐骨陷处痛,名心痛。……悸而痛,名悸心痛。”《医学从众录·心痛》:“虚痛即悸痛,脉浮而小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