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本草纲目》卷五十上豕屎:“生于腨胫间,恶水淋漓经年,疮冷败为深疽。好肉虚肿,百药不瘥,或瘥而复发。”根据描述,很似臁疮,详该条。
病名。即经行口糜。详该条。
拔罐法之一。亦名刺血拔罐法。是指在刺络(刺血)之后再进行拔罐的综合治疗方法。此法于消毒皮肤后,先用皮肤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或平口小刀浅刺,根据不同的疾病,刺激量的要求,分为:轻刺、中刺、重刺三种。轻刺以
病名。指痢下多脓血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又有脓血痢,凡脓血稠粘,里急后重,皆属于火。……易老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痓病章》。指气血虚极,不能养筋所致的痓病。《医学正传·痓病》:“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候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证见四肢搐搦,头昏目花,自汗,神疲,气短
①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②证候。外感暑邪的热证。《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暑热深入,伏热烦渴。”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瞿麦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脉来柔和而起伏有节,从容均匀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
病证名。又名经来绿色。《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全无红色,乃大虚大冷也。忌用凉药,宜用乌鸡丸。”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证治同肾阳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