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摩法
推拿手法名。即振颤法。见该条。
推拿手法名。即振颤法。见该条。
【生卒】:十九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画山。浙江钱塘人。为倡用民间外治法的医家吴师机的堂妹夫,曾协助吴师机用薄贴法为人治病。撰有《外科易知》一书,未见刊行。
病证名。指小儿睡觉时,突然出现惊恐躁动的证候。明·薛铠《保婴撮要》:“小儿睡中惊动者,由心肾不足所致。盖心主血与神,肝藏血与魂,肺主气与魄,肾主惊与恐。小儿脏腑脆弱,易为惊恐,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依,
见《广东中草药》。即走马胎,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温次于热,清次于寒。即偏于温热的病证,应用清凉的方药治疗。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即加减苏子桃仁汤,见该条。
即拔罐法。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故称。详拔罐法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脊中。见该条。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经穴别名。《素问·刺疟》:“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谓譩譆。”
指膻中。在膈上,因其部位近心肺,为宗气发源地,能助心肺输转气血,协调阴阳,使精神愉快,故比喻为臣使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