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霍乱转筋

霍乱转筋

病名。又名转筋霍乱。指霍乱吐利后筋脉挛急者。多因大吐大泻,津液暴失,血气亏损,筋脉失养,或复感风冷所致。《诸病源候论·霍乱转筋候》:“霍乱而转筋者,由冷气入于筋故也,足之三阴三阳之筋,起于人足趾;手之三阴三阳之筋,起于手指,并循络于身。夫霍乱大吐下之后,阴阳俱虚,其血气虚极,则手足逆冷,而荣卫不理,冷搏于筋,则筋为之转,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筋转,入于手之三阴三阳,则手筋转。”《圣济总录·霍乱门》:“霍乱转筋,缘风冷伤于三焦,传于脾胃,得冷则阳气不得宣行,致四肢筋络不得舒缓,此盖中下不足。其候冒闷不安,胫筋挛结,挛肉紧痛,反急于上,盖足阳明之经虚,膀胱之脉寒也。”《罗氏会约医镜·论霍乱》:“今既吐既下,血气大损,津液顿亡,宗筋失养,必致挛缩,甚则阴缩舌卷,为难治。经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此转筋霍乱,正反折筋急之病。”治疗可选用理中丸胡椒汤、木瓜汤、金苓露、鸡舌香散等。参见霍乱、寒霍乱热霍乱条。

猜你喜欢

  • 漩浊

    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详该条。

  • 眼沿

    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该条。

  • 术数

    ①道家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导引、按蹻、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措施。《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②指方术气数,即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附会各种迷信之说,以制定人事

  • 胎急

    病名。古人对胎前发生神志方面急症的称呼。郑玉峰《郑氏女科真传》:“妊娠怔忡惊悸多睡,腹满连脐急疼,坐卧不安,胎气既成,安养五脏则可。或为喧呼心惊悸乱,皆因气厥,致令胎惊而有此症,兼筋骨伤痛,四肢不安,

  • 张用谦

    【介绍】:明代医家。江苏无锡人。对朱震亨、李杲的学说很有研究,撰有《医方摘元》一书,已佚。

  • 喉针

    器械名。《外科正宗》卷四:“喉针长六寸,细柄扁头,锋尖,刺喉脓血者皆善。”

  • 宗精之水

    指由肾精所裹持的水液。宗精,即肾精。“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水液皆宗于肾,故称肾精为宗精。肾精能裹持水液,使在正常情况下不从泪窍而出,故《素问·解精微论》谓:“至

  • 药性通考

    书名。8卷。原题太医院手著,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1~6药性考,共载药415种(不分类),介绍其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7~8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

  • 裴逸民

    【介绍】:见裴頠条。

  • 杨允贤

    【介绍】:见杨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