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锁喉痈

锁喉痈

病名。即锁喉毒。《重纂包氏喉证家宝》:“锁喉痈,亦曰锁喉毒。生于耳前听会穴,形如瘰疠渐攻咽喉,肿塞疼痛,妨碍饮食,渐次溃脓,软而胀痛者针之。”详锁喉毒条。

猜你喜欢

  • 嗌燥

    病证名称。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咽嗌干燥之谓。常由虚实二因所致。因于虚者,多由肺肾阴虚,咽嗌失养所致。治宜滋养肺肾之阴。可选用左归饮、六味地黄汤、养阴清肺汤等加减。因于实者,多由肺胃火炽,薰灼咽喉

  • 腋下穴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噫哕膈中气闭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腋下穴。位于腋中线上,腋窝直下1.5寸处。主治噫哕,胸膈满闷,狐臭;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

  • 午后嗽

    病证名。指咳嗽午后发作者。亦称劳嗽。为阴虚所致。《明医杂著》卷二:“午后嗽者,属阴虚,即劳嗽也,宜补阴降火。……愚按前症,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涌而为痰者,乃真脏为患也。须用六味地黄丸壮肾水,滋

  • 按弦搓摩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操作方法有三种: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按摩,经三关至曲

  • 黄芥

    见《中药志》。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 心实

    出《脉经》。即心气实。指心的邪气盛。心属火,藏神,多表现为心火及神志等方面的病变。《景岳全书·虚实篇》:“心实者,多火而多笑。”参见心气盛条。

  • 赫痈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嚇痈。见该条。

  • 古二母散

    见《医学入门》卷六。知母、贝母各一两,巴豆霜十粒。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三片,临卧细嚼,白水送下。治新久咳嗽,兼治痰喘。

  • 手心主之正

    出《灵枢·经别》。即手厥阴经别。详该条。

  • 痰积泄泻

    病证名。又称痰泻、痰泄。《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详痰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