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钻天杨

钻天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天杨

药材名称钻天杨

别名笔杨、箭杆杨白杨树

来源杨柳科钻天杨Populus nigra L. var. italica Koehne,以树叶入药。

生境分部各地栽培。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疼痛,脚气肿:树皮泡酒服。

高血压:树皮1两,水煎服。

烧烫伤:枝适量,烧成灰,加冰片少量,用香油调匀,涂患处。

肝炎,痢疾,感冒:鲜树皮2~4两,水煎服。

疥癣秃疮:树皮烧炭,香油调搽,一日数次,或树皮、花熬膏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钻天杨

药材名称钻天杨

拼音Zuān Tiān Yá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钻天杨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nigra L.var.italica(Moe-nch.)Koehne.[P.italica Moench.;P.pyramidalis Sa-lis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或结合栽培伐木采收,将剥取的树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30m。树皮暗灰褐色,老时沟裂;树冠圆柱形。芽长卵形,先端长渐尖,淡红色,富粘质。长枝叶扁三角形,通常宽大于长,长约7.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或阔楔形,边缘具钝圆锯齿;短枝叶菱状三角形或菱状卵圆形,长5-10cm,宽4-9cm;叶柄上部微扁,长2-4.5cm,先端无腺点。雄花序长4-8cm,雄蕊15-30;雌花序长10-15cm。蒴果2瓣裂,先端尖,果柄细长。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光、抗寒、抗旱,稍耐盐碱及水湿。

资源分布:我国长江及黄河流域各地广为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呈板片状。外表面暗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沟槽,除去外皮后显黄白色或棕黄色,纤维性;内表面较平坦,黄白色或黄棕色,质轻。折断面成片状,纤维性。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较宽,有多列木栓细胞。皮层较窄,散有众多黄色石细胞群。中柱鞘部位有纤维束。韧皮部占皮的大部分,由切向排列的纤维束与筛管群及韧皮薄壁细胞交互排列呈环带;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石细胞偶见。韧皮射线1列细胞。近中柱鞘的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皮层含鼠李素(rhamnetin)及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 花蕾含3,3-二甲基烯丙基-反-咖啡酸酯(3,3-dime-thylallyl-trans-caffeate),3,3-二甲基烯丙基-顺-咖啡酸酯(3,3-dimethylallyl-cis-caffeate),3-异戊烯-顺-咖啡酸酯(isopent-3-enyl-cis-caffeate),3-异戊烯-反-咖啡酸酯(isopent-3-enyl-trans-caffeate)。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祛风除湿。主感冒;肝炎;痢疾;风湿疼痛;脚气肿;烧烫伤;疥癣秃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烧炭研末调搽;或熬膏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冷毒草

    《中药大辞典》:冷毒草药材名称冷毒草拼音Lěnɡ Dú Cǎo别名地黄瓜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匍匐堇菜的全株。春、夏、秋均可采集。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长,地上茎短或缺,

  • 破布叶

    《中药大辞典》:破布叶药材名称破布叶拼音Pò Bù Yè别名布渣叶(《本草求原》),薢宝叶(《汉英韵府》)。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叶。夏、秋采收带幼

  • 惊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惊风草药材名称惊风草拼音Jīnɡ Fēnɡ Cǎo别名小青草、喜花草、披麻草来源毛茛科白蓬草属植物惊风草Thalictrum esquirolii Levl. et Van.的全草

  • 洋金花

    《中国药典》:洋金花药材名称洋金花拼音Yánɡ Jīn Huā英文名FLOS DATURAE别名曼陀罗、羊惊花、山茄花、风茄花、枫茄花、醉仙桃、大麻子花、广东闹羊花、大喇叭花、金盘托荔枝、假

  • 飘拂草

    《中药大辞典》:飘拂草药材名称飘拂草拼音Piāo Fú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两歧飘拂草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变异极大,秃净或稍被柔毛。茎细,高25~50厘米,在花序

  • 黄鼠肉

    《中药大辞典》:黄鼠肉药材名称黄鼠肉拼音Huánɡ Shǔ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松鼠科动物黄鼠的肉。原形态黄鼠(《饮膳正要》),又名:礼鼠、拱鼠(《韩昌黎集》),貔狸(《纲

  • 卷柏

    《中国药典》:卷柏药材名称卷柏拼音Juǎn Bǎi英文名HERBA SELAGINELLAE别名一把抓、老虎爪、长生草、万年松来源本品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

  • 地瓜

    药材名称地瓜拼音Dì Guā别名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地萝卜(江西《草药手册》)。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

  • 云香草

    药材名称云香草拼音Yún Xiānɡ Cǎo别名芸香草、臭草、石灰草、山茅草、诸葛草来源为乔木科香茅属植物云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Nees)A. Camus的全草。宜9

  • 鼻烟

    药材名称鼻烟拼音Bí Yā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和入其他药材后制成的粉末。制法《广大新书》:"造鼻烟法:香白芷二分,北细辛八分,焙干,猪牙皂角二分,焙干,研薄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