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金樱花

金樱花

《中药大辞典》:金樱花

药材名称金樱花

拼音Jīn Yīnɡ Huā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花朵

性味酸,平。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纲目》:"酸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止冷热痢,杀寸白、蛔虫等。"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遗精、遗尿,小便频数,久泄泻,慢性衰弱性虚汗出,及妇人子宫内膜炎分泌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樱花

药材名称金樱花

拼音Jīn Yī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Cherokee Rose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laevigata Michx.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将开放的花蕾,干燥即得。

原形态金樱子常绿攀援灌木,高达5m。茎无毛,有钩状皮刺和刺毛。羽状复叶,叶柄和叶轴具小皮刺和刺毛;托叶披针形,与叶柄分离,早落。小叶革质,通常3,稀5,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5-7cm,宽1.5-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具细齿状锯齿,无毛,有光泽。花单生于侧枝顶端,花梗和萼筒外面均密被刺毛;萼片5;花瓣5;白色直径5-9cm;雄蕊多数,心皮多数,柱头聚生于花托口。果实倒卵形,长2-4cm,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花期4-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600m的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花蕾呈球形或卵形,花托倒卵形与花萼基部相连,表面绿色具直刺。萼片5,卵状披针形,黄绿色,伸展。花瓣5,白色或淡棕色,倒卵形。雄蕊多数,雌蕊多数。气微香,味微苦涩。

性味酸;涩;平;无毒

归经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固精,缩尿,止带,杀虫。主久泻久痢,遗精,尿频,带下,绦虫,蛔虫,蛲虫症,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止冷热痢,杀寸白、蛔虫等。

2.《现代实用中药》:治遗精、遗尿,小便频数,久泄泻,慢性衰弱性虚汗出,及妇人子宫内膜炎分泌带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藏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藏茴香药材名称藏茴香拼音Zànɡ Huí Xiānɡ别名黄蒿、马缨子、小防风来源伞形科藏茴香Carum carvi L.,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西藏。性

  • 鸡嗉子花

    药材名称鸡嗉子花拼音Jī Sù Zǐ Huā别名牛舌片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毛火烧兰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全体具细毛。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

  • 苦天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天茄药材名称苦天茄拼音Kǔ Tiān Qié别名刺天茄、刺茄子、大苦葛、苦颠茄、金弹子、黄角刺、狗茄子、添钱果来源茄科苦天茄Solanum khassianum C.

  • 蚕豆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壳药材名称蚕豆壳拼音Cán Dòu Ké别名蚕豆皮(《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生境分部

  • 水龙胆草根

    药材名称水龙胆草根拼音Shuǐ Lónɡ Dǎn Cǎo Gēn别名食疙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adenantha(Diels)Hara采收和

  • 香茶菜根

    药材名称香茶菜根拼音Xiānɡ Chá Cài Gēn别名盘龙七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amethystoides (Benth.) Hara采收

  • 水底龙

    药材名称水底龙别名水底蜈蚣、顽纠占[傣]来源天南星科岩角藤属植物岩角藤Rhaphidop hora hongkongensis Shott,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活

  • 马雹儿

    药材名称马雹儿拼音Mǎ Báo ér英文名Indian Zehneria Herb, Herb of Indian Zehneria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出处出自《救荒本草》来源药材基

  • 榅桲

    《全国中草药汇编》:榅桲药材名称榅桲拼音Wēn Bó别名木犁来源蔷薇科榅桲属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以果实入药。成熟后采收,阴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祛湿解暑

  • 槐胶

    《中药大辞典》:槐胶药材名称槐胶拼音Huái Jiāo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树脂。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