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泉州青草药》。为剪刀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四。即杏仁煎第一方,见杏仁煎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即恶阻。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即枕骨。又名后山骨。详后山骨条。
见图注八十一难经定本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年蓬之别名,详该条。
《痧胀玉衡》卷中方。桃仁、红花、独活、细辛、山楂、香附、青皮。水煎,加童便服。治倒经痧,即经行之际,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衄,或吐血,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原著无方名,本方方名来自《杂病源流犀烛》
出《灵枢·终始篇》。《类经》卷二十一:“舌柱,即舌下之筋如柱也。”似指舌系带。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