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赤膜

赤膜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红膜。指眼生膜障,其血丝红赤稠密者称赤膜。

猜你喜欢

  • 内外踝伤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多因跌打或扭压所致。局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活动受限,甚则足内翻或外翻畸形。治宜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服复元活血汤、七厘散,肿痛减轻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后期服健步

  • 伤寒嗽

    病证名。指寒邪乘肺所致的咳嗽。《类证治裁》卷二:“伤寒嗽,恶寒无汗,脉紧,加味麻黄汤。”《古今医鉴》:“伤寒咳者,脉紧,憎寒发热,无汗恶寒,烦躁不渴,遇寒而咳。”一名伤寒咳嗽。详该条。

  • 附饼灸

    隔物灸之一。出《千金要方》。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切细碾末。以黄酒或蜂蜜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亦称附子灸。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阳扶羸的作用,适用于阳萎,早

  • 程邦贤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君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父程公礼为当地名医。万历十二年(1584年)其父殁,他因哀痛哭泣,后项下发大瘿;自是变服为道士,专心钻研其父所遗之医业,后精于儿科。

  • 产颓

    病名。指产后子宫下坠。参见子宫脱垂条。

  • 色似胭脂证

    眼科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白睛溢血、白睛凝脂。多因热客肺经,肺气不清,致血热妄行,溢于络外。也有由剧咳、呕吐和外伤等引起者。本病“白睛不论上下左右,但见一片或一点红血,俨似胭脂者是”。血色鲜

  • 坐婆

    出《世医得效方》卷四。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 十二经脉歌

    见医学便览条。

  • 贲豚

    古病名。亦作奔豚、贲肫,又称奔豚气。《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

  • 心火内焚

    同心火内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