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贯叶连翘

贯叶连翘

《中药大辞典》:贯叶连翘

药材名称贯叶连翘

拼音Guàn Yè Lián Qiáo

别名小汗淋草(《南京民间药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贵州民间方药集》),赶山鞭千层楼上天梯(《四川中药志》),小对月草(《贵州植药调查》),小对叶草、小种癀药(《贵州草药》)。

出处《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全草带根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枝皆腋生。叶较密,对生,椭圆形至线形,长1~2厘米,宽3~9毫米,先端钝,全缘,基部抱茎,散布透明腺点,叶缘有黑色腺点。花着生茎顶或枝端,成聚伞花序,萼片5,披针形,边缘有黑色的腺点;花瓣5,较萼片为长,黄色;花瓣和花药都有黑色腺点;雄蕊多数,组成3束;子房1室,花柱3裂。蒴果长圆形,开裂。种子为圆筒形。花期6~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野生于山坡、树林下或草丛中。分布江苏、山东、四川、江西、陕西、贵州等地。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外伤出血,风湿骨痛,口鼻生疮,肿毒,汤火伤。

①《南京民间药草》:"根苗:煎水服,可治吐血。"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咯血,吐血,刀伤出血;外用消无名肿毒,治痄腮,消咽喉热。"

③《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骨痛及汤火灼伤。"

④《贵州草药》:"清热,解毒,通乳,利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研末调敷、鲜叶揉绒塞鼻。

复方①治吐血:贯叶连翘五钱至一两(与仙鹤草六月雪同用)。煎水服。(《南京民间药草》)

②治痨伤腰痛:贯叶连翘花、叶,矮陀陀。炖猪筒子骨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口鼻生匿:小对叶草叶搓绒,塞鼻。

④治乳疖:小对叶草嫩叶尖数片,揉塞鼻孔(左乳痛塞右鼻孔,右乳痛塞左鼻孔),干时换药;并用此药捣绒敷痛处;又用此药一至二两煎水当茶喝。乳疖巳溃烂者不能用。

⑤治乳少:小对叶草一两。炖肉吃。

⑥治黄疸肝炎:小对叶草二两。煎水服。(③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汤火灼伤:贯叶连翘研末,调麻油搽。(《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贯叶连翘

药材名称贯叶连翘

拼音Guàn Yè Lián Qiáo

英文名Common St.John's wort Herb, all-grass of Common St. John's wort

别名过路黄、小种黄、赶山鞭千层楼上天梯、小对月草、小对叶草、小癀药、大对叶草、小刘寄奴、小叶金丝桃

出处出自《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perforat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7-10月采收全草,洗净,晒干。

原形态贯叶连翘,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左右。茎直立,分枝多,枝皆腋生,茎和枝两侧各有凸起纵脉1条。单叶对生;叶无柄;叶片较密,椭圆形以至条形,长1-2cm,宽0.3-0.7cm,先端正钝,基部微抱茎,全缘,密被透明腺点。聚伞花序顶生;花较大,黄色;萼片5,披针形,边缘有稀疏的黑色腺点;花瓣5,较萼片长,边缘有黑色腺点;雄蕊多数,合生成3束,花药上有黑色腺点;子房上位,花柱3裂。蒴果长圆形,具背生的腺条及侧生的囊状腺体。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1.气候土壤: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利用零星隙地栽培。

2.种植: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在3月播种。播前,翻挖土地,敲细整平,按行、株距各约25cm开穴,深约3cm,施人畜粪水后,每亩用种子6-8两,拌入混有人畜粪水的草木灰里,匀撒穴里。

3.当苗高3-7cm时匀苗、补苗,每穴有苗 5-7株。第1年生长缓慢,中耕除草5次。第1次结合匀苗进行,第2、3、4、5次,在5、7、9、11月进行。第1、3、5次 中除后,都要追肥1次。以后每年都可中除4次,在3、5、7、10月进行;追肥3次,在3、5、10月中除后进行。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也可施用氮素化肥。

化学成分全草含鞣质10%,酸解产生花白素;挥发油主成分为蒎烯、倍半萜烯;树脂〔中有抗菌成分称贯叶连翘树脂Ⅰ,Ⅱ(HyperesinⅠ及Ⅱ)〕;另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芸香甙(叶含2%,花0.095%)、金丝桃甙、槲皮甙、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少量皂甙、β-谷甾醇。根、茎并含癸醛、月桂酸、甘露醇。全草用稀NaOH溶液水解后,可抽提出具有抑菌能力的衣马宁(Imanin)。全草还含金丝桃属素(Hypericin),以花瓣的含量最高(0.245%)。贯叶金丝桃:全草含双蒽酮化合物:金丝桃素(hypericin)、伪金丝桃素(pseudohypericin)、原金丝桃素(pro-tohypericin);尚含环伪金丝桃素(cyclopseudohypericin)、去甲基环伪金丝桃素(desmethylcyclopseudohypericin),并报道测定伪金丝桃素的碳原子数为30,故可能为一混合物。金丝桃素含量在幼嫩植物中较低,花期较高;花瓣中较高,叶中较低,茎中最低。蒽酚化合物:大黄素蒽酚(emodinanthranol)。挥发油:含量0.6%-1.25%(花期较多,果约2.2%),油中含有蒎烯、2-甲基辛烷、正壬烷α-丁香烯、β-丁香烯、正辛醛、正癸醛及微量萜烯醇类。黄酮化合物:含量3.35%-7.4%,主要为金丝桃甙(hyperoside,hyperin)及芸香甙,另含槲皮甙、异槲皮甙及槲皮素。花含hyperforin及adhyperforin。全草尚含少量咖啡酸、绿原酸、胆碱、菸酸、β-谷甾醇、无色花青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鞣质(约10%)。此外,将干燥植株与0.5%氢氧化钠溶液共沸,可得到一抑菌作用的制剂伊马宁(imanin);在植物生长2-3年的芽期、盛花期或幼果期所含的抗菌物质较多。又从丙酮提取物的制剂新伊马宁(novlimanin,含有全草中绝大部分极性小的酚甙及小部分黄酮和双蒽酮化合物)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抗菌物质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in),为含有4个异戊烯类链状的双环四酮化合物。

药理作用全草有收敛、抗菌作用,并能止血。浸剂或提取物对动物毒性很小,静脉注射能加强心脏活动,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还有利胆作用。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效力,对革兰氏阴性菌则否。其荚皮的丙酮提取物在1∶200000时对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而在1∶20000时有杀菌作用。Imanin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之抑菌浓度为1∶150000-500000。另据报道抗菌有效成分为二种高度不饱和的树脂(HyperesinⅠ及Ⅱ),对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作用;果实效力强,种子中则含量很少。根、花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全草浸剂还有驱肠虫作用,如对蛲虫、膜壳绦虫都有效,对狗蛔虫病也有效。全草中所含的黄酮类有对抗可卡因对小鼠的兴奋作用。金丝桃属素为含于花及其他部分之红色萤光色素,对动物有毒,可使动物对光线过度敏感。牲畜食入全草或此色素后,再经日光或其他光线之照射,可使缺乏色素的皮肤局部发生强烈刺激、麻痹、炎症等。对精神抑郁患者,小量应用,据云可增加食欲、体重及活动性。国外有外用于烧、烫伤,口腔炎,各种溃疡;内服治胃肠炎、胆囊炎,也有用作止血剂的。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调经通乳;清热解毒;利湿。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崩漏;外伤出血;月经炒调;乳妇乳汁不下;黄疸;咽喉疼痛;目赤肿痛;尿路感染;口鼻生疮;痈疖肿毒;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揉绒塞鼻;或干口研末敷。

复方治吐血方《南京民间草药》;治痨伤腰痛方《四川中药志》;治乳疖方《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1.《南京民间药草》:根苗:煎水服,可治吐血。

2.《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咯血,吐血,刀伤出血;外用消无名肿毒,治痄腮,消咽喉热。

3.《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骨痛及汤火灼伤。

4.《贵州草药》:清热,解毒,通乳,利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花鸢尾

    药材名称黄花鸢尾拼音Huánɡ Huā Yuān Wěi别名开口箭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黄花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ilsonii C.H.Wr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兔皮毛

    《中药大辞典》:兔皮毛药材名称兔皮毛拼音Tù Pí Máo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皮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功能主治治灸疮

  • 金花树

    药材名称金花树拼音Jīn Huā Shù英文名Dunn Blastus别名山暗赤、谷皱草出处始载于《广西药植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金花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du

  • 慈竹叶

    《中药大辞典》:慈竹叶药材名称慈竹叶拼音Cí Zhú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慈竹

  • 冷杉果

    《中药大辞典》:冷杉果药材名称冷杉果拼音Lěnɡ Shān Guǒ别名唐则(藏名)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松科植物苍山冷杉的种子。果实成熟时摘下晒干。轻轻打下鳞片与种子,筛取种子供用。原形态苍山冷杉,

  • 中南星

    药材名称中南星拼音Zhōnɡ Nán Xīnɡ别名土半夏来源天南星科中南星Arisaema intermedium Blume,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西藏察隅、波密等地。性味辛,温。生者有毒。

  • 麻柳果

    《中药大辞典》:麻柳果药材名称麻柳果拼音Má Liǔ Guǒ别名一群鸭、雁鹅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果实。夏季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炮

  • 红陈艾

    药材名称红陈艾别名狭叶艾、水蒿、刘寄奴[四川]来源菊科艾属植物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以全草入药。秋季采,多鲜用。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破血行瘀,下气通络。用于

  • 披针骨牌蕨

    药材名称披针骨牌蕨拼音Pī Zhēn Gǔ Pái Jué英文名Diverse Lepidogrammitis别名万年青、克氏骨牌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

  • 玉溪天仙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溪天仙藤药材名称玉溪天仙藤来源胡椒科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胃痛,风湿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