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象肉

象肉

《中药大辞典》:象肉

药材名称象肉

拼音Xiànɡ Ròu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

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水化物(如糖原)、有机酸、非蛋白性含氮物质(如肌酸)和无机盐等。脂肪组织的三甘油酯含棕榈酸极高。蛋白质主为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动球蛋白、白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其所含维生素比一般温带动物的肉丰富得多。

性味甘淡,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酸。"

②《开宝本草》:"味淡。"

③《纲目》:"甘淡,平,无毒。"

功能主治《开宝本草》:"主秃疮,作灰和油涂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象肉

药材名称象肉

拼音Xiànɡ Ròu

英文名Elephant as food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phas maximus Linnaeus

原形态亚洲象,身体头庞大,体高可达2.5m,重可达5-6t。头长大,前额凹,颈短。耳较大,似蒲扇,向后遮盖颈部两侧,眼睛小。鼻吻呈圆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至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到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鼻孔,杯口状,前缘有一指状突起,是持握器管。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达1.5-1.8m,全齿呈圆锥体状,每对象牙重约20kg。四肢粗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全身灰色或棕灰色,皮厚,皱褐多,稀疏地散生着粗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湿度较高的热带、亚热带或其复合类型的沟谷,山坡及稀树地带。具群居性,性喜水,早晨及夜晚觅食,爱吃野芭蕉芦类、棕叶芦、董棕、各种竹类。

资源分布: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数量不多。

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水化物(如糖原)、有机酸、非蛋白性含氮物质(如肌酸(creatine)和无机盐等。脂肪组织的三甘油脂含棕桐酸(palmitic acid)极高。蛋白质主力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globin)、 肌动球蛋白(actomyosin)、清蛋白(albumin)、肌红蛋白(myoglobin)、血红蛋白(hemoglobin)。其所含维生素比一般温带动物的肉丰富得多。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疗疮。主秃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涂。

注意《开宝本草》:“不堪啖。多食令人体重。”

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主秃疮,作灰和油涂之。

2.《本经逢原》:象油,能去垢涤痰。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酒糟

    《中药大辞典》:酒糟药材名称酒糟拼音Jiǔ Zāo别名甜糟(《本草拾遗》),糟(《日华子本草》),红糟(《养生必用方》),酒醅糟、粕(《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米、麦、高梁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 山龙眼

    药材名称山龙眼别名黄豆树、大力王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 (Willd.) Muell.-Arg.,以根、茎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活络

  • 大果榆

    药材名称大果榆别名黄榆、山榆、毛榆来源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山东、安徽。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痰,利尿,杀虫。痰多咳嗽:大果

  • 鼋甲

    《中药大辞典》:鼋甲药材名称鼋甲拼音Yuán Jiǎ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甲壳。原形态鼋,又名:绿团鱼、癞头鼋。为鳖类中之大型者,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吻端很短;背甲近圆形,

  • 老蛇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蛇头药材名称老蛇头拼音Lǎo Shé Tóu来源葫芦科老蛇头Thladiantha verrucosa Cogn. ex Oli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长柄赤车

    药材名称长柄赤车拼音Chánɡ Bǐnɡ Chì Chē别名半边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柄赤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t soongii(Merr.)Merr.[Polyc

  • 白九股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九股牛药材名称白九股牛别名牛角七、蜜油参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丛林楤木Aralia dumetorum Hand.-Mazz.,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微甘,平。

  • 螃蟹脚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脚药材名称螃蟹脚拼音Pánɡ Xiè Jiǎo来源灯心草科螃蟹脚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che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

  • 泥鳅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鳅药材名称泥鳅拼音Ní Qiū别名鱼鳅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性味甘,

  • 黄珠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珠子草药材名称黄珠子草拼音Huánɡ Zhū Zi Cǎo别名乳痈根来源大戟科黄珠子草Phyllanthus simplex Ret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