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亡津液。详该条。
见《群芳谱》。即辣椒,详该条。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黅化,间气为柔化。”司天在泉主一年的气化,间气主六十日的气化,太阴之年的间气称为柔化。
病证名。即伤湿咳嗽。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古今医鉴》卷四:“伤湿咳者,脉细,骨节烦疼,四肢重着,或自汗,小便涩。”《医门法律·咳嗽门》:“伤湿之咳,身重,脉细,痰多,五苓散、白术汤。如喘满浮
鼓膜之俗称。在耳孔之底,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参见耳及皮膜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髓孔,即腰俞,见该条。
出《神药经》。为白术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①古刺法“五节”之一。《灵枢·刺节真邪》篇:“余闻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去爪者,刺关节之支络也。”爪,指甲;去爪即剪去多余的指甲。篇中以该法治疗因水道不通
产科诊法。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一。即验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