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证治心传

证治心传

  • 证治心传

    序证治总纲治病须明阴阳虚实论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辨症订方必先审四诊记用药宜精审慎勿疏忽记胃为生化之源记保身可以却疾说侍疾应知论疟咳嗽记中风肿胀辨虚劳说幼科治验记胸胁腹痛肝胃气逆辨温热温疫辨

  • 证治心传

    医论著作。明·袁班辑。约刊于崇祯年间。此书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作者个人的心得,着重阐述辨证论治中的一系列问题。书中首论证治总纲,治病必详于望闻问切,明虚实、别标本,因人、因地、因时用药。袁氏并就治

猜你喜欢

  • 肝肾虚肿

    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肝肾虚肿之症,腹冷足冷,小水不利,或小腹肿,腰间痛,渐至肿及遍身,面色黑黄,此肝肾经真阳虚肿,即《内经》肾水症也。肝肾虚肿之因,肝主施泄,肾主闭藏,肝肾之真阳不足,不

  • 梅实

    出《神农本草经》。即梅之果实,详乌梅条。

  • 透刺法

    即透穴法。见该条。

  • 温胆安神

    温法之一。治疗胆虚而引起虚烦失眠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胆汤。

  • 呃逆痧

    痧证之一。指痧胀而有呃逆者。《痧胀玉衡·呃逆痧》:“痧胀为呃,有痰火血郁之分,有食阻气阻之异,有病重喘呃之凶。苟非细辨受病之原,用药稍或不妥,非惟不效,势必呃死,是明痧呃之害焉。”治宜放痧,方用细辛大

  • 尾闾骨伤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尾闾骨即尾骨,又名撅骨、尾桩骨。因跌打垫撞所伤。局部肿痛,压之加剧,活动可有骨声,步履、坐卧、翻身受限。治宜手法复位,给予固定,药物治疗同背脊骨折条。

  • 子痈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系生于睾丸的痈。有急慢之分。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气滞血凝所致。多为一侧睾丸肿硬,疼痛剧烈、灼热,阴囊皮肤紧张光亮。治宜清利湿热,疏肝理气。宜龙胆泄肝汤加橘核、荔枝核、川

  • 反折

    证名。背反张之意。《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张志聪注:“反折,背反张也。”参见角弓反张条。

  • 押手法

    指针刺时,如何使用押手协助刺手进针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有指切押手法,撮捏押手法,舒张押手法,骈指押手法等数种。详各该条。

  • 胎前消渴

    病证名。亦名妊娠消渴。《妇科胎产百病》:“胎前消渴是三焦火盛,四物汤加生地、黄柏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