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要药分剂

要药分剂

  • 要药分剂

    简介自序凡例卷一 宣剂上卷二 宣剂下卷三 通剂卷四 补剂上卷五 补剂下卷六 泻剂上卷七 泻剂下卷八 轻剂·重剂卷九 滑剂·涩剂卷十 燥剂·湿剂

  • 要药分剂

    药物学著作。10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记述了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前

猜你喜欢

  • 脉学辑要评

    书名。3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廖氏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但又批评原书“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遂编此书。将27脉的次序,按分部类居重予编次。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

  • 楸叶常山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 肾阳

    又称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与肾阴相对而言,两者互相依附为用。肾阳是肾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源泉。肾所藏之精,需赖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发挥其滋养体内各部分器官组织和繁殖后代

  • 扁草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三十六风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分风病为三十六型,故名三十六风,包括疠风在内。

  • 茶实

    出《续名家方选》。即茶子,详该条。

  • 胆虚

    证名。指胆气虚怯所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胆虚……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又称胆气虚,胆气不足。《本草经疏》:“胆虚二证:易惊,属胆气虚;病后不得眠,属胆虚

  • 莎苗

    名词。出《混俗颐生录·户内消息·禁忌消息》。指阴毛。

  • 肩贞

    经穴名,代号SI9。出《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部后下方,当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垂臂合腋取穴(《针灸甲乙经》)。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主治肩胛疼痛,手

  • 闹羊花子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六轴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