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汇通派。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沟通中西医学。他们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浙江绍兴人。著有《张氏温暑医旨》1卷及《张畹香医案》。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心痛痧》:“痧毒冲心,属之于气,则时痛时止,痰涎壅盛,昏迷烦闷,此其候也。治宜刺手臂,服顺气之剂为主。痧毒攻心,属之于血,则大痛不已,昏沉不醒,此其候也。治宜刺腿湾,服活血之剂为
病证名。①因病久而音声渐失之者。《类证治裁》卷二:“失音大都不越于肺,须分暴瘖、久瘖。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久病失音,气虚挟痰,宜滋肺肾之化源,咽干声槁
旧病名。是生于肘膝部的一种疮疡,溃后有数孔,状似人面,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六:“此证生于两膝之上,形如人面。然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而行则偻俯,筋将惫矣,此系皮肉坚硬之所,且生疽毒则里先溃后烂,皮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
①居留、寄宿。指邪入而寄居潜藏。《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②处所、病所。《灵枢·胀论》:“非胀之舍。”
古代医生职称。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服务的医生。
脏腑惊证之一,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形似杨梅,只痒不痛,乾燥无脓,此梅毒将发之候也。”宜先服如圣散,再服托里解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