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血榧

血榧

《中药大辞典》:血榧

药材名称血榧

拼音Xuè Fěi

别名臭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种子

原形态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

常绿乔木,高10~25米。树皮赤褐色。叶螺旋状着生,排成2列,钱形,镰刀状弯曲,长2~4厘米,宽3~4.5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叶缘通常不反曲,绿色边带较宽,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两条黄绿色气孔带。花单性,雌雄异株,生于二年枝上叶腋;雄花圆形,具鳞状苞片,雄蕊4~8,药3~8室;雌花单生于短枝上,基部为相对的鳞片所包围。种子宽卵形,略扁,先端具2棱线,生于红色肉质的杯状假种皮中,种脐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山地。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安徽、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金松双黄酮,树皮含鞣酸。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食积,驱蛔虫。"

用法用量内服:炒熟煎汤,5~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血榧

药材名称血榧

拼音Xuè Fěi

别名榧子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三尖杉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

采收和储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围40m。树皮褐色或红褐色,裂成片状脱落。小枝对生,基部有宿存芽鳞;枝条细长,稍下垂,树冠广圆形。叶螺旋状排成2列,披针状线形,通常微弯,长4-13(多为5-10)cm,宽3.5-4.5mm,上部渐窄,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宽3-5倍。雄球花8-10,聚生成头状,单生叶腋,总花梗较粗,通常长6-8cm;雌球花由数对交叉对生各有2胚珠的苞片组成,生于小枝基部的苞片腋部,稀生枝顶。种子椭圆状卵形,长约2.5cm,假种皮熟时紫色或红紫色,先端有小尖头,花期4月,种子8-10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我国特有树种,生于针、阔叶树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三尖杉种子含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粗榧碱(harringtonine),高粗榧碱(homoharringtonine),11-羟基三尖杉杉碱(11-hydroxycephalotaxine),桥氧三尖碱(drupacine) 等。

性味涩;苦;性平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驱虫消积;润肺止咳。主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虫积;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炒熟食。

注意便溏者慎服。

各家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食积,驱蛔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猕猴骨

    药材名称猕猴骨拼音Mí Hóu Gǔ别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剥去皮毛(四肢不去皮毛)

  • 细锥香茶菜

    药材名称细锥香茶菜拼音Xì Zhuī Xiānɡ Chá Cài别名碎兰花、癞克巴草、六棱麻、野苏麻、地曲来源唇形科细锥香茶菜Rabdosia coesta (Buch.

  • 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药材名称粳米拼音Jīnɡ Mǐ别名白米来源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益气止泄。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 中华胡枝子

    药材名称中华胡枝子拼音Zhōnɡ Huá Hú Zhī Zǐ别名高脚硬梗太阳草、台湾胡枝子来源豆科中华胡枝子Lespedeza chinensis G. Do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异叶青兰

    药材名称异叶青兰拼音Yì Yè Qīnɡ Lán英文名HERBA DRACOCEPHALI HETEROPHYLLI别名吉孜青保(藏名)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Dra

  • 毛木耳

    药材名称毛木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Mont.)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的雨后,产生在山林及庭园中的各种阔叶树的腐木

  • 黄杞

    药材名称黄杞别名黄榉、土厚朴[广西]来源胡桃科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 chrysolepis Hance],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

  • 黄花菜子

    药材名称黄花菜子拼音Huánɡ Huā Cà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黄花菜Cleomeviscoa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e viscosa L.采收和储藏:7月份果熟时

  • 淫羊藿根

    《中药大辞典》:淫羊藿根药材名称淫羊藿根拼音Yín Yánɡ Huò Gēn别名羊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纲目》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叶淫羊藿或箭叶淫羊藿的根茎

  • 青蒿子

    《中药大辞典》:青蒿子药材名称青蒿子拼音Qīnɡ H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打下果实晒干。性味《日华子本草》:"味甘,冷,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