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风

虚风

病证名。①即慢脾风。出《婴童百问》。②指血虚阴虚内生的风证,亦称内风。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症见眩晕震颤,或手足蠕动,昏仆等。《临证指南华岫云注云:“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宜用大小定风珠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方见慢惊风条)等加减为治。③指乘虚袭人的邪风,即有害于生物的反常气候。《灵枢·九宫八风》:“从其冲后来为虚风。”《类经》卷二十七注:“冲者,对冲也;后者,言其来之远,远则气盛也。”如十一月属冬令,居北方子位,而刮南风(属火居午位),则子午相冲;二月属春令,居东方卯位,而刮西风(属金居酉位),则卯酉相冲,如是皆为虚风。虚风为时令不正之气,故易伤人为病。

猜你喜欢

  • 韩止轩

    【介绍】:见韩善徵条。

  • 被动运动

    即被动动作。见该条。

  • 肤瞤

    即肌肉瞤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参见筋

  • 藤篮果

    见《云南中草药》。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 脚下痛

    证名。指脚底肌肤、筋脉着地作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萎,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由脾病湿盛所致。本证可见于痿、痹、脚气等病证。

  • 卫气

    ①属于阳气的一种。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夕卜,其性刚悍,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功能。《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

  • 五化

    五行的气化。五行之间,相反相成,不断变化发展。《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化宣平。”指生、长、化、收、藏五个生化阶段。

  •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

    病证名。明·倪维德《原机启微》:“人有昼视通明,夜视罔见,虽有火光月色终不能睹物者何也?答曰:此阳衰不能抗阴之病,谚所谓雀盲者也。”由于白昼阳盛,虽阳衰亦能明视,夜则阴盛,故阳气虚衰不能抗阴而夜视罔见

  • 老鸹筋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 鼻鼽(qiú 求)

    即鼻流清涕。《素问·脉解篇》:“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详鼻流清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