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汤

藿香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人参桂心桔梗木香白术各15克茯苓15克枇杷叶10片(去毛)半夏30克(汤洗,用姜汁制)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短气;或大病后胃气虚弱,日渐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400毫升,入炒姜丝0.3克,煎至2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2两,白术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丁香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调中顺气,消痰利膈。主气逆上盛,头目昏眩,不思饮食,时发恶心,或作中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普济方》卷三五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当归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半,赤茯苓1两半,黄耆1两半,木瓜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痛转筋,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8分,去滓温服。1方用姜煎。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去梗)1两,诃黎勒(炮,去核)1两,甘草(炙)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豆蔻(去皮)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曲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呕逆,不下食,心腹虚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重订通俗伤寒论》: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1钱半,制香附1钱半,小青皮1钱半,生枳壳1钱,苏薄荷1钱,青连翘1钱。

功能主治理气辟秽。主痧因气郁者。

用法用量略煎数沸,稍冷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桔梗(去芦头,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炒令黄)半两,枇杷叶10片(拭去毛,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久虚,吐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当归(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木瓜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霍乱转筋,呕吐不止,闷绝。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水1盏,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千金》卷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1两,生姜3两,青竹茹半两,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小儿毒气吐下,腹胀,逆害乳哺。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升,煮取8合,每服1合,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藿香汤专取竹茹之清胃,得藿香以正气,甘草以和中,借生姜之辛散,以定霍乱。

摘录《千金》卷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丁香1分,白豆蔻(去皮)1分,高良姜(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呕哕不定,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热呷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汤去白,焙)半两,羌活(去芦头)1分,独活(去芦头)1分,草豆蔻(去皮)半两,桔梗(炒)1分,木香1分,半夏(汤洗7遍,焙干)2两,芎?1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干姜(炮)1分,甘草(炙)1分,薏苡仁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中风。多汗恶风,身体怠情,四肢不欲动,面色黄,不嗜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水1盏,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半两,竹茹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枇杷叶(去毛,姜汁炙)半两,人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气未和,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嵩崖尊生》卷十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7分,猪苓7分,泽泻7分,茯苓1钱,半夏5分,干葛7分,花粉1钱,陈皮5分,姜连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小儿暑月湿热,上吐下泻。

用法用量小便不利,加滑石;腹痛,加白芍;暑,加香薷;虚弱,加人参白术茯苓藿香木香、干葛、炙草;久,加山药扁豆、肉蔻;将成慢惊,加细辛2分,天麻1钱,白附8分,全蝎1个。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三因》卷十一: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半两,人参半两,桂心半两,桔梗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枇杷叶10片(去毛),半夏1两(汤洗,用姜汁制)。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惙惙短气;或大病将理不复,胃气无以养,日渐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入炒姜丝1分,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一

痧胀玉衡》卷下: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别名金四、四号否象方

处方藿香4分,香附4分,薄荷7分,枳壳1钱,山楂1钱,连翘1钱。

功能主治痧有因于秽气者。

用法用量金四(《痧症全书》卷下)、四号否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痧症全书》、《杂病源流犀烛》有玄胡索一钱。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医彻》卷二: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紫厚朴(姜制)、茯苓木瓜车前子(焙,研)2钱,泽泻1钱,枳壳1钱,广皮1钱,葛根1钱。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交作。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有食,加砂仁末1钱;烦渴,去藿香,加紫苏1钱;面食,入莱菔子1钱;着气,入青皮7分,木香3分。

注意切戒米饮,直待痛止觉饥,方可与之。

摘录《医彻》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3两,白扁豆(姜制)1两半,厚朴(姜制)1两半,白茯苓1两半,甘草(炙)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惊吐并热吐。

用法用量加酒、水煎服。子母同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3分,枇杷叶(炙去毛)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丁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白茅根1两,干木瓜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逆,冷热不调,心膈烦满,咽干多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2两,缩砂仁2两,面曲(锉,炒)2两,白术2两,草豆蔻(去皮)2两,厚朴(去粗皮,锉)1斤,生姜(切)1斤,大枣1斤,半夏4两(以上4味同捣烂,慢火炒干),甘草(炙)4两,人参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高良姜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虚,饮食易伤,每至秋夏,脏腑不调,气逆痰呕,腹胀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卫生总微》卷十六: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去土)1分,肉豆蔻(面裹煨)1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发疟不止。

用法用量服灵豆膏后,续服本方补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别名藿香

处方藿香(去梗)半两,白芷1两,缩砂(去皮)1两,丁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藿香散(《卫生总微》卷十)。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厚朴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甘草(炙,锉)3分,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1分,枇杷叶(炙去毛)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气不调,胸膈痞滞,升降不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个(擘),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去梗)2钱,草豆蔻(去皮)1分,阿魏1钱(用作面饼,焙干),木香1分,人参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桔梗(炒)1分,干姜(炮制)1钱,甘草(炙)1分,诃黎勒(炮,去核)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气,痰结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益智(去皮,微炒)1两,缩砂蜜(去皮)1两,甘草(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木香半两,白芷(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暖脾胃,止吐逆,利胸膈,进饮食。主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方中白茯苓,原书卷五十四改为赤茯苓,治久咳传三焦,腹满不欲饮食。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猜你喜欢

  • 革七

    药方名称革七别名五十五号需象方处方独活、细辛、柴胡、金银花、丹参、益母草、牛膝、石斛、乌药、山楂、陈皮。功能主治产后痧痛。用法用量五十五号需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临床应用产后痧痛:蒋南轩内

  • 紫草散

    药方名称紫草散处方钓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疮疹初生,才作赤点,毒气未得透出皮肤者。用法用量每服1.5~3克,用温酒调下,不拘时服。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 东篱散

    药方名称东篱散处方野菊花1把(连茎捣烂)。功能主治痈疽疔肿、一切无名肿毒。用法用量酒煎,热服。取汗。取滓以敷之。摘录《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孙天仁集效方》

  • 经效立应散

    药方名称经效立应散别名经验立应散处方麻黄(去节,炒)2两,僵蚕2两(炒断丝),丁香1钱,没药(别研)5钱,乳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湿脚气。用法用量经验立应散(《普济方》卷二四二引《医方集成》)。摘

  • 白敷药

    药方名称白敷药处方陈小粉3两,白蔹3两,生半夏3两,白芷3两,生南星3两,白及3两,五倍子3两,三奈3两,人中白3两。制法上为细末,瓷瓶密贮。功能主治一切流痰、湿痰、寒痰、喉痰、腮痈。腋痈、妇人乳痈、

  • 梁会大津丹

    药方名称梁会大津丹处方黄连6两,黄柏6两,黄芩6两,甘草6两,雄黄1两5钱,栀子(炒)6两,大黄9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肺胃热盛,痈毒肿痛,口舌生

  • 川乌头散

    《普济方》卷二四八:川乌头散药方名称川乌头散处方川乌头10枚(炮裂,去皮脐),桂枝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阴疝腹腰痛,手足逆冷,身体疼痛,针灸诸药所不能任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

  • 鹿角酒

    药方名称鹿角酒处方鹿角1枚(长5寸),酒2升。功能主治腰痛暂转不得。用法用量上烧鹿角令赤,纳酒中浸1宿,饮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七引《梅师方》,名见《饮膳正要》卷二

  • 虎胫丸

    药方名称虎胫丸处方虎胫骨、熟地、山茱萸、牛膝、山药、当归、木瓜、川芎、鹿茸、薏苡仁、五加皮、肉桂。制法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行迟。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1丸,每日3次。内热者,去桂。摘录《医部全

  • 化针散

    《眼科临症笔记》:化针散药方名称化针散处方青盐3钱,硼砂2钱,铜绿2钱,白矾2钱,乌梅3个,川椒7个,杏仁7个,花针7个。功能主治垂帘障症。从风轮上边生出白膜一块,下侵瞳神,大小眦略赤,不酸疼流泪,只